返回

明鹿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675 韦宝献策】(第4/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受到誘惑,很有骨气的道:“你们平白无故的抓我,这是犯王法!我宁可饿死也不会吃这里的东西!”

    老孙头没有想到还真的有这种人,苦着脸看了一眼牢房门的小窗子,韦宝面无表情的看着里面的一切。

    老孙头心想得了,还真的被韦大人猜中了,只得出来。

    “该我进去了吧?”韦宝笑道:“若是这姑娘饿出个好歹来,你也得倒大霉!她可不是一般的人。”

    老孙头苦笑一下,“韦大人执意要进去,那就进去吧,不过我可说好了,出了什么事,与我不相干,我在这里帮韦大人守着!一旦有人来,韦大人需马上出来。”

    韦宝微微一笑:“可以!我也不想让你难做啊,我是看那姑娘可怜。”

    “韦大人,他是杨涟的女儿,是东林的人,你要帮她,就站在东林一边了,你可要想好。”老孙头提醒道。

    韦宝暗暗好笑,看样子,大明的党争真的是无孔不入,连一个小小的牢头都很有政治素养啊。

    韦宝这几天一直在想大明党争的问题。

    为什么明末结党现象如此严重,党争如此激烈,手段异常卑劣,争斗的结局比起唐代的牛李党争,宋代的元祐党争更为血腥残酷?

    其实历史上严重的政治斗争,还应该算上东汉末的党锢之祸,而且这其实才是和明末党争最像的一次。

    元佑党争之所以不激烈,很重要的原因是双方其实主要是政见之争,但是双方并没有什么仇怨,例如王安石和司马光,如果论起私交来,其实两人的关系是不错的。

    唐代的党政,则主要是中央内部的,但当时唐朝已经面临严重的地方割据,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才是主流,中央内部矛盾再大也不会太严重。

    东汉和明代则情况比较接近是因为,都没有外部压力、都是宦官何士大夫之间的矛盾,主要是争夺权力,当时士大夫的道德意识都比较浓厚。

    这种情况下,双方的争斗几乎是不死不休。

   

-->>(第4/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