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品,翰林院侍读学士是从五品。
王体乾一个个数了一遍,暗暗纳罕,搞不清是怎么回事。
韦宝一直与王体乾有联系,不过,除非有事求助王体乾,否则平时只是让人偷偷送礼金去王体乾在宫外的外宅而已。
事实上,韦宝只是求过王体乾一次,还是在辽西的时候,此后再没有找过王体乾。
韦宝这一年时间内给王体乾送的银子起码超过了30万两纹银,王体乾行事低调,掌权的年头也不久,弄银子的机会远远不如魏忠贤,虽然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但是弄到的银子,总共不过十来万两银子,还抵不上这一年功夫里面,韦宝一个人给他送的银子的一半数量。
就为这,王体乾还时常觉得有点愧对韦宝,收了人家韦宝那么多银子,却没有为韦宝办过啥事。
最让王体乾感动的是,这些银子,并不是他要求韦宝孝敬的,而是韦宝逢年过节必送礼,大节小节,一个不落下。
王体乾虽然搞不明白怎么回事,魏忠贤在很多事情上是不和他商量的,但是知道事关重大,而且是对韦宝有好处的事情,所以第一时间派人去将魏公公请来了。
魏忠贤问过王体乾怎么回事,没事的话,王体乾是不会派人找他到司礼监来的,他不识几个大字,文案方面的工作,都交给司礼监一帮大太监处理。
王体乾简单的说过之后,将内阁刚送入的奏本和票拟呈给魏忠贤过目,上面的墨迹都还没有干透。
因为魏忠贤文化水平有限,所以曾经要求过内阁上票拟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他那点墨水,看个票拟是问题不大的。
陛下下发圣旨,也轮不到他亲自操刀。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居高位,不见得要多有墨水,有了权力,有情商有脑子就成。
魏忠贤文化不高,但大明有文化的太监,甚至能称之学识渊博的太监是不少的。
韦宝熟知的冯宝就很有文化!
因为韦宝喜欢点收藏,后世
-->>(第8/11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