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鹿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704 意想不到的帮手】(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怎么做?是不是还要在都察院和大理寺搞这一套,是不是不打算收回对郭文亮的任命了?”

    “那是自然,我若收回对郭文亮的任命,那都察院和大理寺衙门的尊严何在,我是陛下御赐的都察院经历司经历,还是陛下御赐的大理寺左寺丞,不是么?我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都察院和大理寺衙门的威严,不是么?只能接着搞下去,五品以上官员,我无权过问,你们内阁自己考选,五品和五品以下官员,肯定要按照我的意思全部考选一遍的,对于都察院和大理寺的现状,我是不满意的,他们并没有起到应该起的作用!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亦称“三司会审”。以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势必有“搏击”之嫌,失大臣之体,极易为朝廷招怨,一旦弹劾有误,也无回旋的余地。因此,“搏击”之事应让那些地位不高、资历不深、年纪较轻、顾忌较少的官员去干。是应该建立一种“以小制大,以下制上,大小相制,上下相维”的监察体制。应当充分发挥“科道”的监察作用嘛。构成我大明纠举弹劾、防止官员敷衍公事、违法乱纪的交叉防线,又由于职在“建言”乃至“风闻言事”,固又统称为“言官”。都御史,职责专属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是天子耳目风纪的部门。所有大臣奸邪、小人结党、作威福乱政的,便弹劾他。所有百官卑劣贪鄙败坏官纪的,便弹劾他。所有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现成章法、企图进用的,便弹劾他。遇上朝觐、考察,同吏部主管确认贤能与否、官员升降。大案件重囚犯在外朝会审,与刑部、大理寺公平判决。此官奉敕内地,安抚外地,各自专奉敕命行事。十三道监察御史,职责专属察纠内外百司的官邪,有的明章露面弹劾,有的密封奏章弹劾。在内清查两京狱讼案件的审理有无拖延枉曲,巡视京都军营,监都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

    韦宝说了一大篇,朱延禧、周如磐、丁绍轼、杨涟和左光斗等东林党大员们都很不耐烦,论说大道理,这些人各个都是好手。

    “韦大人,你能保证以后都察院和大理寺做到你说这些吗?要是能保证,要多久时间?要是短期内能做到你韦大人说的这些,我老头子举双手赞成!”朱延禧慨然道。

    韦宝笑眯眯的伸出一根指头:“一个月!我只需一个月,绝对能在完成都察院和大理寺所有人事安排的基础上,大量纠察弹劾一批贪赃枉法之徒!”

    朱延禧、周如磐、丁绍轼、杨涟和左光斗等东林党大员们互相看了看,谁都没有吭声,其实谁都不相信韦宝的话,京城多少官员?一个月能干什么?一个月能改变大明早已经腐朽的吏治吗?

    “朱大人,我是你亲手提拔的翰林院侍读学士,你老大人对我有提携之恩,我的话,你不信吗?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吏治关乎到整个大明朝廷的吏治,事关重大,耽误不起啊。”韦宝套几乎道。

    听韦宝这么说,朱延禧、周如磐、丁绍轼、杨涟和左光斗等东林党大员们脸色缓和了不少。

    这回轮到魏忠贤、王体乾、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和冯铨等阉党大员们不满意了,怎么个意思?我们还在呢,你韦宝就与东林党的人当面眉来眼去了?

    尤其是魏忠贤,魏公公九千岁很不高兴!

    但也没有办法在此刻说什么。

    “你说话算数吗?”朱延禧问道。

    “朱大人,我的话要是不兑现,我韦宝告老还乡。”韦宝正色道。

    在场众人大汗,你多大啊?就告老还乡?

    韦宝现在可是名人,大明官场,不止是京城,可以说全国官员都知道韦宝是一个15岁的探花郎。

    15岁的人要是就要告老还乡,那大家该怎么办?

    众人终于退散,这个时候,韦宝想对魏忠贤解释几句,解释刚才对东林党示好是不得已而为之,只可惜不得空。

    不过韦宝相信,魏忠贤应该不至于为了这么点事情和自己翻脸的,应该能体谅自己是不得不对东林党高官暂时示好。

    韦宝根本就没有将对朱延禧的承诺放在心上,他只想着尽快完成对都察院和大理寺的整顿清洗。

    只要将都察院和大理寺捏在了自己的手里,自己当官的这第一步,就非常稳健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就算自己真的肯告老还乡,不还要经过皇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