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被穿越的境界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创世与对比(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量的重组变成现实。

    仿佛是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这段历史被重现一般

    一片巨大分子云中一小块的引力坍缩,坍缩的质量集中在中心。

    在引力、气体压力、磁场力和转动惯量的相互竞争下,收缩的星云扁平化成了一个原行星盘,并在中心形成原恒星。

    紧接着,时间开始加速演化,原恒星核心的温度和压力变得无比巨大,氢元素开始聚变,产生内部能源抗拒引力收缩的力直到达至静力平衡。

    这意味着太阳成为了主序星,形成了一颗真正在熊熊燃烧、散发出万丈光焰的宏大深沉的恒星。

    原行星盘的其余部分则是摊平,并且继而形成了行星、卫星、陨星和其他小型的太阳系天体系统。

    例如说四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四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形星,以及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科伊伯带的第二颗小天体区

    这些天文区域也在时间加速演化之中,迅速的成型。

    最终

    当大的天体行经小天体群时,小天体受到大天体的引力吸引,在大天体的路径形成了一个高密度区。上层次元的存在一个“引力唤醒”下去,便降低了行星运转的巨大能量。

    也理所当然的平滑化了它们的轨道,将其调整到接近完美圆形的运行轨迹。

    相比起之前孤零零的只有一颗地球和月球、火星的寒酸状态,直至现今,整个太阳系的广域区域终于彻底成型。

    至于更外围的宇宙空间,就没有必要继续塑造下去了,依然还是四维层面封闭空间,只要向地球上的观测者发射宇宙星图投影就可以了,他们照样不会发现问题的。

    毕竟穆修对于太阳系还有清晰明确的具体认知,但是对于整个宇宙却没有,再加上人类的技术根本就已经不可能触及太阳系之外的区域,所以继续塑造下去也是没有意义的了。

    而且这样已经足够了,那个世界在非现实层面上,已经自成一个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