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东都时,起兵响应,被杨玄感任命为河南道元帅,拥兵百万,占据襄城等地,刚自号梁王。
彭孝才、宋子贤、杜彦冰、李德逸、韩进洛、甄宝车、白瑜娑、郭方预、孟让、郝孝德、格谦、陈填、梁慧尚、李三儿、吕明星、向海明等颇有声望威名者,也是借着杨玄感的名义,纷纷起兵响应,各自拥兵十万到数百万不等,割据一方,声势渐盛,可称反王。
更重要的一点,这些反贼,纷纷各自称侯为相、封将封王,明显无视了大隋帝国。
如此局势,明显越演越烈,若不能尽快镇压下去,接下去肯定很多反贼真正称王立朝,到时便是群王并起,逐鹿天下了!
兵部尚书汇报完毕后,便是朝廷调兵遣将镇压反贼。
如今东南方反贼声势最盛,形势最为险峻。
大隋第一猛将,大隋九天王之御天王鱼俱罗,亲自出山,与左屯卫大将军吐万绪,负责平定淮南、岭南等南方,总揽半局军事。
又调遣大隋名将宋颢、公孙上哲、陈棱等数十人,分别前往镇压各处反军。
值得一提的是,诸多反军中,以威逼江都的杜伏威,声势最大,却只派了名将宋颢前往镇压。连原江都郡丞王世充,也被调往镇压刘元进,并未就近镇压,让满朝文武颇为疑惑。
第二件大事,便是扬州封王大会。
文武圣帝杨广,德行于世,宽宏大量,仁善知命等等,顺应天意,既然如此多人意图称王,便在扬州举行封王大会,夺冠者封王。
此次扬州封王大会,将会由大隋九天王之首的靠山王杨林,亲自主持,以示朝廷诚意。
此事一出,全朝哗然。
能位列朝会者,自然不傻,很快明白了朝廷的用意。
满朝文武能明白,反贼中不乏智者,自然也能明白。
但是,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明白归明白,又有多少人挡得住此种诱惑呢?
多少人风雨一生,不就是为了个“名”字?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