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炼归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六四四章 五行遁术(二)(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真要较真,还真是跟五行难以分离。

    也就是说,孙豪这一路的修行过程之中,其实始终都隐约跟五行相连。

    作为一个大乘大修士,孙豪对于五行的理解和感受就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修士,此时修行五行遁术的时候,眼界和起点自然就完全不同。

    比如说这些五行遁术的第一步,熟悉五行属性的细微差别,原本,五行遁术的要求就是去认真记住五行所属之中每一种列举出来金属、树木、水域、火种或者土层的属性了,便于在其中遁走得更快。

    可是到了孙豪这儿,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不同的金属,不同的树木,这些,其实都是外在的一种表层现象,孙豪现在的修行等级,早就已经完全超越了这种最为粗浅的层面。

    就孙豪所理解的,五行的属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修士眼中,有着不同的理解,五行之属实际已经进入修士修行甚至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起源于《洪范》的五行观点认为:木的特性:日出东方,与木相似,古人称“木曰曲直”;南方炎热,与火相似,古人称“火曰炎上”;土的特性:中原肥沃,与土相似,古人称“土爰稼穑”……

    而古典《素问》则认为:五行的性质应从“平气”、“不及”、“太过”三方面考虑。平气时,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不及: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

    还有第三种观点认为:木,生发、条达、主仁,其性直,其情和;火,炎热、向上、主礼,其性急,其情恭;土,长养、化育、主信,其性重,其情厚……

    这些观点,孙豪在自己的修行之中都已经或多或少接触过,如今再来修行五行遁术,顿时,孙豪对自己的要求就完全不同了。

    五行,无处不在,而对于五行属性的理解,也就是五行遁术的根基。

    五行遁术大成之后的标准和标识就是“无物不遁”,那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