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八十五章 国际铁路(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黑海造船厂。”胡文海轻轻点头:“我这里有个消息,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被cia介入,用商业订单为诱饵拆了个干净。黑海造船厂几万名职工,拆掉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之后,只能获得几百万美元的违约赔偿金。这样巨大的包袱,对当前的乌克兰政府来说,是无法承担的。”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事情我也知道,它不行的。”黄秘书摇起头来:“一来这是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太过敏感。二来,它的完成度只有30,在苏联解体之后已经不可能完工了。”

    “看来黄秘书知道的不少,那你知不知道,黑海造船厂如今已经是私人产业了呢?乌克兰new_art集团出资三千万美元,已经从乌克兰政府手中将这家企业完全收购了。”

    “这是!”黄秘书瞪起眼睛来,简直不敢置信:“是……是……”

    “是尤利娅做的。”胡文海轻描淡写的点了点头。

    “有了乌克兰new_art集团的资本,黑海造船厂已经决定要重新开始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建造。”

    “不对,只凭黑海造船厂和乌克兰,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不可能完成建设。”黄秘书摇着头,一脸的不相信:“开工一艘不可能完成的航空母舰,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意义大了!”

    胡文海哈哈大笑:“美国人小算盘打的精,却是不会算大帐。当然,也未必不会算,只是大概cia舍不得经费罢了。一艘30完成度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就让美国人迫不及待要过来下圈套。吃了这一次亏,你看黑海造船厂还会再吃一次亏吗?再来一次30,美国人几百万还打发的了不,50呢?不用多,只要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造个船壳子来一次海试,cia就准备大出血吧!”

    “卧槽,这样也行!”

    一贯是形象得体的黄秘书,听到这番话都忍不住爆出个粗口来,可见这个方案对他有多么巨大的冲击力了。敲竹杠敲到cia的头上,尼玛,这可真是太疯狂了。

    “行不行的,这个需要咱们担心吗?”胡文海不在意的摇着头,说道:“正经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既然要重新开工,从零开始造航母,这样的机会有多少?以我和乌克兰方面的联系,多了不敢说,往项目里塞上几百人给技术岗位、工程师和设计师打打下手,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怎么样,这样的机会,算不算是好东西?”

    黄秘书深深的咽了口唾沫,深吸一口气,咬牙切齿的喊道。

    “算!怎么不算!”

    一个学习如何系统性建造一艘航空母舰的机会,这对中国来说太重要了。正如胡文海所说,航空母舰是什么?是五万吨钢铁吗?显然不是,而是要把钢铁变成能在水上跑的战舰。

    能手把手的从黑海造船厂学习如何组装建造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以中国的工程学习能力,那这批人才回国之后,保证就能再建一艘一模一样的出来。

    而国内目前舰载机队伍和飞行员都是现成的——胡文海引进的f-14全使用寿命,如今连保修期都还没过呢。何况国产熊猫的开发进度也很不错,舰载机绝对不是问题。

    这也就是说,经过这个项目之后,中国海军的编制里虽然没有航母。但只要国际局势有所变化,中国战略格局需要补充航母,那军工系统和后勤保障立刻就能到位。在一两年时间里,就能有一只保证战斗力的航母队伍入役。

    这和拥有航母有什么区别呢?

    “这……我得、我得赶紧向首长汇报,从中船重工抽调业务骨干……必须是最好的业务骨干!咱们什么时候能向黑海造船厂派遣人员?这个事情可得抓紧起来,咱们一定要办好才行!”

    “这是当然,人员安排问题我已经准备好了。只要人到齐,随时都能向黑海造船厂派遣。一个位置,我们支付一万块人民币或者相应的物资作为委培费。再加上他们在乌克兰期间的生活费用,我已经让new_art集团先做了个一千万的预算。”

    “这一千万有总后补给新科集团!”黄秘书大手一挥,相当干脆利落。

    “部队预算也不宽裕,既然是中船重工派遣的,那就让中船重工来处这笔钱吧。”胡文海摇了摇头,说道:“中船现在不缺钱,一千万人民币不过是小意思罢了。正经以后海军要采购航母,他们赚的可不会少了。”

    “那也行,我请首长和中船重工沟通。”黄秘书点下头来,若有所思:“为了保持队伍,我看他们回来了也不能闲着。虽然不能接着造航母,但两栖攻击舰、直升机驱逐舰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