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九、七十章 小会(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员要伺候,后勤系统要伺候,这就相当于在中国当前空军后勤体系里多增加一种不同体系的发动机维护生产线,成本真的是海了去了。

    如果能换装tf41发动机,可以在保证f-14性能不变的条件下,利用现有的斯贝生产体系,而且tf41相比tf30皮实耐操的多。

    除了推重比,在稳定性、抗喘振、发动机小时数等方面,tf41几乎是全面超越tf30。

    仅此造成的维护飞机成本降低,就不知道能为空军省下多少钱。

    从退役的a7攻击机上卸下来没有加力段的tf41,由中国进口翻新、增加加力段部分。这本来就是罗罗和艾利逊公司,在历史上曾经提出的tf41上f-14方案。当然,在艾利逊的这个升级方案里,这是一个全新的tf41型号,是针对f-14进行了相应优化的新产品,绝对不是什么“官翻机”。

    可那是美帝一等人有钱任性,“穷鬼”小巴和其他引进幻影战斗机的第三世界国家,有非官翻的tf41就已经可以心满意足了。

    吴大观当即点头:“这个,tf41的数据和斯贝差不多,我看可行。”

    屠基达是去过美国的,格鲁门甚至专门邀请他细致的对f-14进行了参观,当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翻新利用我们引进的f-14大修线就能做,这方面可以督促格鲁门配合我们与艾利逊进行协商。”

    中国要引进的f-14至少上百架,涉及到的发动机两百台以上。这么大的订单砸下来。让艾利逊这种“小公司”跪下唱征服都没问题。

    胡文海则特意看向了另一位吴老吴仲华,摊手直言道:“当然,有些话我要说在前头。不管是斯贝项目继续推进,还是tf41翻新改造。这些项目前期投入都是相当大的一笔资金。作为一名‘资本家’,我必须事先声明,新科公司绝对不会做亏本生意。但是可以预见,幻影换发这种项目,新科公司只要还想在世界其他国家做买卖。就不能披上一件军火集团的外衣。”

    新科公司如果真有美帝军火集团的范,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军队做后盾,当然大可到处显露肌肉,享受一下其他国家敢怒不敢言的滋味。

    但是新科公司背后别说没有世界第一的军队,甚至连国内的背书都没有,给自己披一层军火集团的皮,纯粹是自找死路。

    所以说,幻影战斗机换发这种项目,新科公司是不能粘在身上的。

    这也是胡文海看向吴仲华的原因,这位被胡文海执意要求调入熊猫国产化项目组的大犇。就是为了这个时候存在的。

    “新科公司可以投入斯贝国产化的项目,但不能以斯贝国产化的名义,而是以国产燃气轮机的名义来做。这方面,就要看吴老您的意思了。军用发动机研究成果属于国家,但民用研究成果要属于新科公司。咱们先小人后君子,斯贝改燃气轮机项目,我要吴老给我一句话。”

    胡文海说的这个吴老,当然在场的三人不会有人误会。

    吴大观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而吴仲华吴老则是在叶轮机械上有着杰出的成就。吴仲华从回国之后,实际上一直做的就是动力研究的工作。

    叶轮机械可不只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作为动力,是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各种工业领域里的。

    历史上,吴仲华始终就在呼吁和推进航空发动机改燃气轮机的提议,国内目前来说也确实没有比他更为合适的项目负责人。

    也就是说。斯贝国产化和幻影换发项目的成败,实际上就在吴仲华的身上。

    新科公司可以以研发燃气轮机的名义投钱进来,钱来了是不是全放到燃气轮机上了,新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作为一家私营企业,新科也必须保证燃气轮机项目最后能够拿出成果来。

    “国家要做幻影换发的生意。必须把后续的一部分收益也投入到斯贝和tf41的研发上来。新科公司以斯贝商用的名义投入,用这笔资金组建一家合资企业,而且新科公司要占据至少51的股份,这个条件不知道国家是否能够同意?”

    胡文海这话一出,在场三人不由面面相觑。私人和国家合资,而且还要占据51的股份,这在1985年的中国,真是石破天惊的一件事。

    第二百七十章

    不论是二吴还是屠基达,甚至是整个熊猫国产化项目组的整个高层,他们有的是关联部门负责协调关系的联系人,有的是具体项目研发的负责人。

    整个熊猫国产化项目组还处于草创阶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