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四章 展会(第13/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勇回过头。招了招手。正在展台前拱手而立的李普成连忙跑过来,利落的应道:“经理,有什么吩咐?”

    “我想我们可以再主动一点,南美的安东尼从三菱的展台离开了。不要给其他造船厂机会,去把他拦到我们这边来!”

    李在勇自信满满:“他没有其他的选择了,我们可以强势一些。”

    “我知道了!”李普成连忙点头:“安东尼先生的订单,我一定拿到手。”

    然而就在李在勇和李普成说话的功夫,安东尼竟然绕了个圈,径直向着另一个方向而去了。

    李普成连忙追赶上去。可终究是落后了两步,眼睁睁的看着安东尼走进了另一个站台。他抬头向安东尼身后的展台门牌上看去,大大的印刷体“cha dagang≈xke shipbuildg”让他有些发懵。

    这是中国人的展台?李普成想到了前几天李俊仁汇报给他的情况。对了,确实有一只中国人的竞标队伍,安东尼是怎么和中国人牵扯上关系的?这没道理啊!

    造船业是个商业化比较彻底的行业,比如说日本取代欧洲的造船业凭借的是日本战后低廉的人工成本,韩国现在要取代日本,同样是大打人工成本低的牌。从表面上来看,似乎造船业向人工成本低的国家流动是正常现象。

    然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当然不是如此简单,造船业不仅是人力密集型产业,同样还是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

    光是人工便宜,非洲一票勉强果腹的国家人力不是更便宜,东南亚、南美、印度一票人民还在吃草的国家,比非洲至少还有一点工业基础,怎么不见造船业转移过去?

    说到底,造一艘船少说几个月、一年时间,资本风险是小不了的。很多船东可选择余地并不大,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圈子,获得圈子里资质认可的国家才有资格玩价格战。

    冷不丁冒出来一个什么国家的什么造船厂,船东们根本不敢贸然下单。否则船舶质量得不到保障,工期

-->>(第13/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