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六章 晒渔船(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想或许算不上是决定性的情报。但这已经是大宇集团能够找到的所有信息了。”金恩熙双手放在桌子上,这样似乎能为自己的话增添了几分说服力:“大港造船厂是中国排名靠前的大型造船厂,年产能四十万吨。1981年承建了香江船王包玉刚的一艘船,符合劳氏船级社的入级标准,目前运作正常,没有明显的质量问题。”

    朴在京皱眉,有些不耐烦的嚷道:“金经理,这些资料不需要去特意搜集吧,这不就是中国人这些天对外宣传的情况吗?”

    李在勇也微微皱了皱眉,金恩熙说的基本都是中国展台散发宣传册上的信息,这种宣传资料,哪需要特意去搜集。

    金恩熙没有在意朴在京的无礼,淡然的接着说道:“除了香江船王包玉刚,何鸿燊也在中国大陆建造过几艘新船。今年下水的三艘其中一艘正是这个新科重工建造的。这个新科重工的来历很奇怪,澳门的何鸿燊了解的也不多,似乎它的前身是一个名为渤海造船厂的企业。为什么改名叫做新科重工,他也不太清楚。”

    “不过我们从某些渠道得到的消息,似乎这个新科公司背景相当深厚……”

    “某些渠道?”李在勇摆手,在金恩熙无可奉告的眼神中无奈道:“好吧,不管消息渠道,能不能详细说说这个相当深厚的背景?”

    金恩熙在衣服兜里掏了掏,然后啪嗒一声将一样东西摆到了桌子上。

    “电池?”

    “充电电池,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推出的新产品。水溶液锂离子充电电池,性能非常优秀。”金恩熙点头。

    “这和新科重工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个新科重工很可能是向摩托罗拉公司供应水锂电电池的新科公司的子公司。而从‘某些渠道’传出的消息显示。新科公司背后有着中国军方背景。”

    “这么说,这是中国政府行为?”李在勇面色阴沉。

    中国如今在国际上的角色很奇特,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却成了美国拉拢的头号种子选手。虽然中国这个国家经济并不发达,但在自由世界阵营这边,真要算经营实体。恐怕拥有一整个国家的中国国营企业集团绝对是前排选手。

    对抗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还真是需要勇气。

    “不。”金恩熙面色怪异:“从法律上来说,这是一家私人企业。”

    “哦,中国竟然有私人企业?”朴在京惊讶的坐直了身体。

    金恩熙无奈耸肩:“中国大陆就是个信息黑洞,我们对它的一切一无所知。”

    “但从宣传资料上来看,大港造船厂可是中国的国营企业吧。”

    桌边五人面面相觑,感觉自己的脑袋有点不够用了。

    一个有军方背景的社会主义私营企业,一个大型国营企业,一个日本数得上号的大型财团。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真是扑朔迷离的能脑补出一本百万字的悬疑小说来。可悲的是。需要解谜的这五个人,没有人姓福尔摩斯,也没有姓江户川的。

    “好吧,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李在勇咬咬牙,做出结案陈词:“不管水面下发生过什么事情,我们要取得一个共识,那就是这次展会很可能是中国官方力量的一次试探。两个探路的侦察兵,他们的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太可怕了,我们必须阻止中国和日本人勾结起来进入国际造船市场。否则我们韩国造船业将失去最大的竞争优势。”

    “中国正在进行改革,他们闻到任何丁点美金的味道都会扑上来。我们唯一的共识就是,绝对不能让他们站稳脚跟。”

    李在勇这番话说完,在座所有人都面沉似水的点了点头。

    如果单是一个人力成本飞速上涨的日本自然不需要担心。如果是一个技术底下且没有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中国自然也不需要担心。问题就在于,中国和日本站在了一起,顿时便成为了韩国人的心腹大患。

    “那要怎么做,才能把中国人赶回他们的穷乡僻壤去?”朴在京显得有些焦躁,干脆直言相问。

    “我有一个计划。”李在勇沉声:“就看诸位有没有这个魄力了。”

    “李经理说说看?”

    “我的计划是这样的。”

    ……

    日本成田机场,随着中日两国在八十年代关系的回暖。交流逐渐多了起来。作为东京主要的国际机场,这里中国人的身影也越来越多了。

    虽然都是东亚人种,但这个时代中国人和日本人还是比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