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六章 踹一脚(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胡文海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转过来反问道。

    “胡总说的是吕不韦么?投资一个政权当然赚钱,但风险也很巨大啊。尤其是如今的大陆,难道你不觉得有些风雨飘摇的感觉吗?”赵锡成摇头道:“当然,大陆的国力增长迅速,但对资本的态度却始终摇摆不定。如果政策稍有风吹草动,作为一面旗帜的新科,恐怕立刻就是一场地震吧?”

    “哦,赵董事长对国内很有了解。”胡文海点头:“这几年政策确实在不断摇摆,可开放的大势在我看来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

    “恕我直言,大陆再怎么开放,对资本的态度也不会像美国一样。”赵锡成的语气也很坚定。

    “没错。”

    胡文海的赞同让赵锡成有些兴奋:“那胡总何不到美国来,以你的能力和资本,结合华人商圈的势力,我们或许可以向着财团化迈上一步……”

    美国财团的特点就是“军工复合体”,它和所谓的“煤铁复合体”可不一样。煤铁复合体是一种工业布局,传统工业在资源和能源整合形成的产业基地。而军工复合体,则是一种权利整合的结构。

    美国人所说的军工复合体,是由军队、军工企业和部分政客组成的庞大利益集团。冷战中紧张的国际局势导致美国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军事工业,进而使得这个集团迅速膨胀起来。而在冷战之后,美国去工业化、美元和美国全球霸权的基础,就变成了美国举世无敌的军事力量。军工复合体自此成为了美国的立国根基,变成了它统治世界的基础。

    军工铁三角再加上金融投行,这就是美国财团力量的由来。然而美国所谓的十大财团,没有一个是属于华人的。

    在赵锡成和他所在的高层华人圈子看来,胡文海的存在无疑可以极大的弥补华人组建财团所缺乏的力量。

    首先胡文海有强大技术实力,他手里的每一项技术几乎都是价值连城。其次他有军工发展的敏锐目光,就连休斯和雷神公司都深受威胁,格鲁门公司与其关系密切,据说更是深入参与了中国军队的技术革新进程。最后他有雄厚的资本,中铁建投银行在中国的成绩,虽然与中方的支持密不可分,但也证明了胡文海本人的投资眼光。

    除了缺乏军队的支持和政府权力,胡文海俨然就是走在形成军工复合体财团的道路上。

    胡文海轻轻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赵锡成的个人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福茂集团更可以说是华商中的翘楚。然而有些事情,对他们来说毕竟还是缺了一堂课。

    “请恕我直言,如果赵董事长的想法、或者说你们这个圈子的想法是这样的,那就有些太……幼稚了。”

    赵锡成1949年从交大毕业,当年就上船跑到了美国。可想而知,他是一个很“老派”的人。个人能力突出,但是成长的环境已经注定了他不敢依靠自己以外的力量。

    不论是49年以前还是49年以后,赵锡成并没有体会过身后站着一个强国的感觉。

    这些当年从大陆跑出来的人,或许个人能有一番成就,在世界观上却难免是缺课的。

    “我和赵董事长的想法不太相同,我认为将会取得不亚于美国的成就。”胡文海将手上的酒杯放下,凭栏远眺:“华人如果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就没有底气在政治上索求权力。这和黑人不同,黑人是没有‘祖国’,更没有可以称道的本民族文化,可华人有。黑人到了美国,他们就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美国人。华人呢?看看华人在美国社会存在的玻璃天花板,这个道理我想赵董事长的感受会比我更深。”

    “但如果华人背后多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美国更不可能让华人进入核心权力圈。在美国,华人永远只能做二等公民。任何伸向上层权力的触角不仅是不可能的,更是相当危险的。”

    “在中国或许有一些暂时的困难和局限,但一切成就都属于我们自己,而不需要别人施舍。”

    “相比于权力和财富,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胡文海说完,转身看向赵锡成,摇头道:“何况,赵董事长觉得,美国就真的那么好?我看未必。美国经济是相当脆弱的,看起来繁荣的表面,根基其实早就已经不堪重负了。”

    “胡总这话是什么意思?”赵锡成被吓了一跳,有些不敢相信:“如今美国经济相当繁荣,就业率和开工率都很不错。经济泡沫虽然有,但绝说不上是脆弱吧。”

    这话如果换个人说出来,赵锡成只当是痴人梦话。但在胡文海嘴里说出来,却足够惊心动魄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