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章 说服(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文海毕竟不是想打倒了梦幻集团,自己再捧出一个梦幻集团来。美国的良心企业不是不能有,但就请不要再打着民族工业的旗号了吧?

    胡文海觉得,这么做就未免太恶心了。

    等到未来,或许还是会有一个美国良心企业戴尔公司,但它肯定是要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纯粹的美国企业。

    雇佣美国人,美国公司品牌,向美国政府缴税。但除此之外,就像中国的鬼故事《画皮》一样,它的内部将全部被中国企业所蚕食和不知不觉间顶替。

    真要有那么一天,除非英特尔能自己包打整个x86体系的全部产业,否则x86的专利权在谁的手里、cpu又是由谁生产的又有什么关系?

    就像未来苹果公司的iphone,三令五申希望乔布斯能把生产基地迁回美国来。难道苹果公司真的不想这么做么?非不为尔,实在是做不到罢了。

    美国和中国有着12个小时的时差,也就是说美国人正在工作的时候,中国这边正在睡觉。

    但是苹果公司的设计师,如果在工作的时候对设计做出了修改,如何才能体现到产品上呢?代工工厂富土康在夜班的时候,将上万名工人从宿舍里动员起来,迅速的进入生产线。

    任何设计上的改变,都能够最快的在生产线上体现出来,因为中国工人可以接受夜班和随时随地的加班工作,只要支付加班费就可以了。如果是需要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修改,严密的产业链管理能够保证供应商拥有和富土康相同的工作效率。

    曾经中国的鸡汤杂志特别羡慕传说中外国人在八小时之后就关机,绝不在休息时间谈论工作——哇,这真是多么美好和让人向往。但当这么做的发达国家们一个个被中国粉碎之后,再也没有人对这种做派感到是“优越生产力”的体现了。相反,这成了他们好吃懒做的证明。

    看到没有,不能半夜起来加班的,全都已经死啦!

    这样高效、严密和全面的供应与生产管理,当只有在中国,只有中国人能够做到的时候——苹果手机就算是美国产品,又能如何呢?

    “关键是要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你看中国的科研人员并不会比戴尔公司的技术人员差上多少对不对?”胡文海循循善诱,他是绝对不会放弃在技术上的努力,这一点与已经夭折的梦幻集团有本质上的不同。

    “可是中国科研人员的成本却非常低,一个美国技术人员的工资是多少?中国一名高级电子工程师,每月工资甚至不到三百美元!而且他们更加吃苦耐劳,每周工作超过六十个小时是正常状态,八十个小时都不会有任何怨言。如果我们培训了足够多的中国科研人员,我们的研发成本和研发进度将轻易超过康柏,甚至是ib。”

    随着迈克尔戴尔的目光越来越亮,胡文海觉得是时候培养一个“美奸”出来了。

    “thkabout!迈克,thkabout!”胡文海挥舞着手臂,做出一副激动的样子:“戴尔公司,这个用你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将会称霸整个计算机行业的!”

    迈克尔戴尔,深深的咽下了一口唾沫。

    胡文海露出安详的笑容。

    组装工厂可以交给国内的其他企业去做,戴尔在国内的研发中心才是他蚕食戴尔公司的关键。

    表面看起来组装机似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采购了部件然后组装起来,赚的实在是一个辛苦钱。

    譬如梦幻集团堂堂世界五百强,每年营业额两三百亿美元。

    然而它的利润有多少呢?多数时候只有可怜巴巴的一两个亿,甚至如果上面折腾的厉害一点,反而要倒亏损出去一两个亿。

    当年把倪光南扫地出门,将所有他主持的项目全部中断的时候,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吧!用贸工技路线代替技工贸路线的时候没想过有这么一天吧?血汗工厂轻轻松松赚工人辛苦钱的时候,没想过有这么一天吧?

    自称良心企业,自吹自擂中国的民族企业,可卖给美国的产品比中国的还便宜、质量还好。是美国良心,还是中国良心,自然人民的目光是雪亮的。

    这是胡文海绝不会走的一条路,哪怕赚的钱再多,丢不起这人。

    组装机如果做好了,也是一样能够左右市场的。戴尔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完全可以凭借成本优势反过来去影响上流产业的技术标准。

    很简单一个道理,假设如果主板生产商对机械硬盘的输出接口只支持到550的传输速度,然后另外开一个叫做2的接口,传输速度有12g。但2接口只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