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召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护府(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暇他顾,没有答应西域诸国请求,厚加赏赐后遣还其侍子。

    南道莎车见汉都护不出,便加紧了攻打鄯善、龟兹、于阗等国。于阗王带领诸国反抗,擒杀莎车王贤并灭其地,于阗国继莎车国之后称霸南道。但随后于阗国被匈奴和附属于匈奴的北道诸国联军所击败,被迫接受匈奴使者的监护。

    自此之后,整个西域南北道完全隶属于匈奴统治之下,而匈奴复得凭借西域的人力和物力,作为南侵大汉的后方。

    明帝时,南匈奴内附,大汉政局稳定、经济恢复,遂转守为攻,进击北匈奴。窦固、耿忠率军自凉州出酒泉塞,击破呼衍王,占领西域门户伊吾卢,设宜禾都尉,留下军队屯田驻守。次年,窦固、耿秉进攻最近的车师后部,后王投降;车师前王为后王之子,亦率众投降。

    至此,北匈奴势力退出天山东麓,大汉恢复了西域都护,分驻车师后王部金蒲城和前王部柳中城,恢复通往西域的通道。

    不过此时恢复的西域都护不过是前汉都护府最东面的一小部分,仍有大部分在匈奴监护之下。于是,窦固派遣假司马班超出马了,让他联络西域各地的君长,使他们亲汉,而不被匈奴所利用。

    班超收复西域之初,没有统军,只带了吏士三十六随从,先到南道鄯善国。鄯善王开始对班超礼敬甚备,后来突然怠慢。班超判断是北匈奴派使者来了,遂连夜用火攻突袭之计消灭了匈奴使者,持其头以示鄯善王,鄯善惧怕,臣服于汉。

    班超因降服鄯善有功,升为司马,复受命向西到于阗。此时于阗是南道亲匈奴势力,于阗王对班超礼意甚疏,并且听信妖巫的话,索取班超的马以祀神。班超佯许之,要巫自来取马。及巫至,超即斩其首以送于阗王。于阗王震慑于班超在鄯善的威名,乃杀匈奴使者而降汉。

    而后班超又继续沿着南道向西到疏勒。疏勒王兜题是龟兹所立,非本国人,是北匈奴的党羽,在匈奴的支持下,残酷压迫疏勒人。班超掌握了这个情况,派使者出其不意地将兜题抓获,另立疏勒前王之侄忠为王,解除了龟兹对疏勒的奴役,于是疏勒也归附东汉。

    至此,中断了六十多年的丝绸之路恢复了南道。

    奴失去西域,势所必争。永平十八年三月,北匈奴发动骑兵二万,跨过天山反攻车师,包围金蒲城和柳中城。

    同年,汉明帝去世,北道焉耆国乘汉朝大丧的机会,攻杀西域都护陈睦。而龟兹、姑墨等国也屡屡发兵进攻疏勒,班超与疏勒王忠互为犄角,首尾呼应,在盘橐城据守。北匈奴又策反车师国,戊己校尉耿恭也被围困。

    次年,也就是建初元年正月,新继位的章帝派耿秉屯兵酒泉,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兵及西域鄯善等地兵出援,会师柳中,大败车师和北匈奴,车师复降。

    但由于当年武陵、益州叛乱频发,地震等天灾连连,次年烧当又生羌乱,西域偏远,大汉无力固守车师,最终决定放弃西域,于是撤销都护和戊、己校尉,撤退伊吾的屯田兵,诏令滞留西域的汉人归国,班超也在其中。

    大汉从西域撤退,南道诸国惊恐,惧怕北匈奴卷土重来进行报复。当班超奉命准备返京时,疏勒、于阗恳切慰留,疏勒都尉黎弇竟至引刀自杀。班超行至于阗,于阗王侯以下皆号泣,竟至互抱班超的马足,不让他走。

    班超知道南道一些地区,可以信用,乃决心留驻西域,勒马回转,重返丝路西端南北两道交汇的疏勒国。

    此时疏勒有两座城在班超走后,重新归降龟兹,并且与尉头国联合,意图造成大乱。班超逮捕反叛首领,又击破尉头国,斩杀了六百于人,再定疏勒。

    当时西域北道诸国隶属于匈奴,南道则大多数服从大汉。而北道又以龟兹势大,南道疏勒与于阗之间的莎车投靠了龟兹,从疏勒向东通往大汉内地的道路被切断,因此班超决定首先从疏勒附近排除匈奴势力的威胁。

    建初三年,班超联合南道疏勒、于阗、康居、拘弥等国一万多士兵攻破姑墨国,斩杀七百人,将龟兹孤立。

    建初五年,班超上书章帝,大汉先后发弛刑、义从一千人,士兵八百人,分别由徐干、和恭率领赴西域支援班超。

    元和元年,班超发疏勒、于阗兵进攻匈奴在南道的羽翼莎车。莎车贿买疏勒王忠,忠背叛班超。

    班超改立府丞成大为疏勒王,调集兵力进攻忠,康居国派精兵帮助忠,班超以锦帛贿买康居姻亲大月氏,劝说康居王罢兵,康居王罢兵,把忠也带了回去。

    元和三年,忠从康居王那里借了一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