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踏天无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二十三章 筑道(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械,以及在驰道修筑期间,姬江野将厉牙镇调到云门塞驻防,以便陈海将北陵镇兵马都调出来,输助及保护驰道的修建。

    陈海掌握这么多的资源,实际征用的人马将近百万,又将军中的天机战车以及覆带式辎重车都投入驰道的修筑之中,冬天春来,在姬江野所限制的半年时间,将驰道筑成,标准比当初约定的“初成”,还要略高一些。

    除了驰道绵延万里延伸外,沿驰道照千里一塞、百里一垒的标准,修建了一百余里座城寨。

    这百余城寨一方面要保护驰道不受魔族精锐的袭扰,一方面要确保驰道受损后得到及时的维护,同时这也是分站式运输体系的关键,也方便短距离内还能征用大量的驼马成为重要的运力补充。

    驰道筑成之时,从望海城运来、囤积到东都山的物资已经有十数亿斤,但仅用两个月,就全部转运到魔獐岭。

    如此之高的效率、如此之低的消耗,令集结于魔獐岭的诸位真君都兴奋不已。

    战事持续到这一步,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无论是物资还是人马上,谁能加倍的消耗对方,而减少此方的消耗,成为西线战事胜败的关键。

    东都山到魔獐岭,计划每年运输一百亿斤物资,以传统的方式,需要征调一百万匹驼马、一百万民夫上路才能完成这样的艰难任务,但一百万头驼马、一百万民夫的补给本身就是天文数字。

    更何况这么大的目标,在小股魔族精锐不间断的渗透袭击下,即便调集大量精锐战力保护,伤亡之惨重,也是令人触目惊心。

    毕竟断断续续、绵延千百里的驼马运输队,就算魔獐岭能将所有的浮空战舰、战禽营都派出来,也是没有办法保护周全的。

    实际上,魔獐岭前线持续不断的战事损耗,是一方面,从屏马山防线到魔獐岭的补给运输损耗,则是西北域三宗身上更大的流血伤口,三年多来损失之惨,令诸真君心痛不已。

    现在从东都山到燕台关的驰道建成,虽然也吸引大量的精锐魔兵过来袭击,辎重运输车以及物资、人马的损耗也不少,但相比较传统,这么大规模的运输量,人马损失以及物资消耗,都大幅降低到之前的十分之一以下。

    这个改变实在太可观了,也令诸多真君看到胜利的曙光所在。

    他们知道一旦西北域腹地的驰道体系筑成,使用更多的轮式辎重车,承担起西北域内部物料的运输,他们将完全无惧跟魔族拼消耗。

    所以在东獐驰道建成之前,姬江野他们认识到陈海所用之法可行,就已经下令改造从轮台、乌木两城到魔獐岭的两条驰道,还让陈海负责在燕台关调集匠工、匠师,再建一座轮式辎重车的铸造工场,加大轮式辎重车的供给。

    当然,三宗炼器院下属的铸造工场,也开始铸造轮式辎重车。

    星衡域还没有专利权一说,在那些天位境炼器大家的眼鼻子底下,天营城所造的任何天机战械,最多还停留玄阶法宝的层次,在他们手里都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成本跟易损耗上。

    魔劫当前,同时三宗的底蕴远非九郡国所能及,即便每造一辆辎重车,使用寿命要短一半、铸造成本要高一倍,但相比较传统的运输方式,也是可以说忽略不计的。

    建兴三十五年九月初五,绵延的细雨已经下了十几天。

    一般来说,这种天气之下,罗刹魔族是不会发动攻势,但这次却颇为奇怪,一直到雨下到第十天的当上,罗刹魔族对燕台关中北路及东翼的防线攻势,还是一如既往的惨烈。

    陈海站在城楼之下,关注着中北路及东翼的战事变化,而在驰道筑成之后,北陵镇重新接管的云门塞防线前,魔族的攻势,就实在可以说是敷衍了。

    在此前的战事里,方圆数里、四五百米高的熊瞎子岭都几乎被削平,魔族丢下逾四十万具尸骸,而北陵镇战死将卒不足十万。

    如此惨烈的消耗比,令魔族不得不放弃云门塞的主攻方向,将消耗战的重心放在其他方向上。

    很快云门塞正面的罗刹魔兵往后退却,陈海注意到燕台关其他方向上,战火也渐次平息,松了一口气。

    看到各城塞都开始安排人马出城收拾战场,陈海正打算往内城新建的镇守将军府飞去,一道青影从燕台关往这边飞来,是姬江野的传书。

    陈海展开符诏,自言自语道:“这个时候,不知道有什么军情要议?”

    朱天和带着难掩的疲惫说道:“掌教真君最近越来越器重你,看你却还不情不愿的,这里就先交给我,不要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