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一章 辽东三县(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始逐步投入到民生建设领域,辖区内各县的教育状况也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民——尤其是新一代——的识字率有所提高,再加上人口繁衍带来的财富积累,这些都为工业升级提供了必备的基础,因此现在本土开始将一些过时的技术或淘汰的设备出售给远东三藩,说起来是正当其时,当地工商界人士或社会精英对此也感到颇为满意——任劳任怨、勒紧裤腰带为万里之外的本土输送人口,这么多年下来总该也有点反哺了吧,不然可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所以你便看到了,本土加强了对库页岛煤炭基地、冶金基地和军工生产基地的技术投入、批准了南铁公司在登莱地区修建胶烟线铁路、许可了宁绍地区修建多家蒸汽化轻工业作坊的请求,一时间使得远东三藩的工业水平快速提升,在用蒸汽机总马力怕是不下四千五百匹(不算蒸汽机车),且还在呈快速增加之势。

    就连相对荒僻的辽东三县,也分润到了一点好处:大东沟县有了几台蒸汽工程设备,丹东县有了一家规模中等的蒸汽木材加工厂,宽甸县也修建起了一家蒸汽面粉厂,大家都有好处,谁也不亏欠,皆大欢喜。

    当然了,大东沟县分得的几台蒸汽工程设备与其他两县比起来,其实还是要逊色不少的。不过,谁让你是辽东三县里面成立早晚、人口最少、实力最弱的一个县呢?至今人口不过数千的大东沟县只有区区两个乡镇,开垦出来的田亩也不是很多(不过出海捕鱼的渔船数量倒是三县里面最多的),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比较弱小,因此有这待遇也不奇怪。

    “大东沟县基础薄弱,原本我还很是担心呢,没想到现在形势变了,威胁解除,你们可要抓住这个良机,好好干啊!”大东沟县城外的一处草地上,刚刚由本土执委会批准提拔为登莱开拓队副队长的廖得功少校(享受中校待遇)牵着一匹神骏的战马,一边信步走着,一边朝跟在身后的一位年轻军官说道。

    年轻军官名教常邦,东岸陆军元老常开胜之孙,刚刚从定远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他因为成绩优秀,被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