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三章 西印度洋(十九)(第5/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些干渴的大地对雨水不知道有多渴望呢,可惜往往许久都等不到一次成规模的降水,与东海岸比起来当真是云泥之判。

    “团长,正因为这里气候好,水多,我们才来到这里啊。这种水草丰美、土壤肥沃的地方,怎么能让给科萨人或祖鲁人呢?我看过他们的农田系统,很差劲,那些高粱种子品种很差,完全没经过选育,田间管理、侍弄完全是一塌糊涂,土壤的保护也不行,更不会施肥、锄草,总之是一团糟。”参谋用有些气愤的语气说道:“他们这么不上进,这么愚昧,那么凭什么还占据着那些很不错的土地?还是赶紧交出来吧,连定居都不定居的游耕民族,早点死完了事。”

    毋庸置疑,参谋的这话是带着很严重的民族主义和种族歧视色彩的,不过杨亮听了却丝毫也没感到奇怪,很显然这是符合他的认知的,同时也符合如今华夏东岸共和国绝大部分国民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崇尚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危险国度,对野蛮人来说特别不友好,这已经在包括南非、新华夏、澳洲、巴塔哥尼亚等很多地方被证实了。

    当然东岸国内也不是没有人反对,至少蒙虎、王大力等一脉相传的徒子徒孙们对此是极力反对的。对于本土很多人奴役黑人很是不满,对于肖敬宗起草并在本土得到了很多中高层人士支持的“南部非洲生存圈计划”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震惊,他们实在无法想象,到底一个人的心要有多狠,才会想出屠杀或驱赶光那么大片土地上的黑人这么一种疯狂的计划。

    那片土地,作为地质部、农业部的特聘专家和讲师,王大力、蒙虎一系的很多人都前去探险、研究过,知道那是一片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的土地。特别是津巴布韦等地,虽然纬度不高,但地处高原,气候凉爽,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也特别丰富,这从烟草能够在当地长势良好就能看得出来。要知道烟草这种东西可是最最消耗地力的,这已经可以判断津巴布韦的土地都是上等好地了,值得投入一定的资源去进行争夺。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认为黑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