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六章 变革与实力(六)(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话说朝鲜王国第一任东行使赵初彦归国也已经有些时日了。

    1684年底,赵初彦等人所乘坐的“显宗大王”武装运输舰经历无尽的海上风波,终于抵达了朝鲜王国东海岸的元山津,一个正在经历大规模投资改造的现代化港口。投资方主要来自东岸,有台湾银行、有孙春阳南货铺、东岸朝鲜公司,都是大名鼎鼎的企业。当然崭新的元山港的股东里也有一些朝鲜资本,基本都是朝鲜两班大臣中的翘楚,吸引他们进来,主要是为了办事方便,在朝鲜境内有人帮忙办事罢了。而且他们的股份并不多,加起来也不超过20%,当然这些人也不在意股份占比多寡,他们更在意的,是通过这事与东岸人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以巩固自己家族在朝鲜的地位。

    要知道,朝鲜王国的政治斗争,可素来是非常残酷的!前一刻可能还是朝堂上威风体面的两班重臣呢,下一刻也许就已经被发配济州岛了——好吧,现在济州岛是东岸领土了,嗯,是被发配咸镜道苦寒之地——谁都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能在朝堂上屹立不倒,政治斗争异常残酷的朝鲜还没出现过这等牛逼的人物。

    因此,如果谁能够与东国人扯上关系,受到一些东国高官的赏识的话,那么无疑是多了一张护身符。政治斗争失败时,敌对方也会有所顾忌,不敢往死里下手,东国人出于种种目的,说不定也会伸出援手,帮一把忙——没人会怀疑东岸人在朝鲜的能量,西海(黄海)和东海(日本海)洋面上航行着的军舰,鸭绿江畔和釜山港的驻军,都无一不在提醒着朝鲜君臣,你们是一个没有完整自主权的国家,一举一动都要考虑东岸人的感受,因此万事还是悠着点的好。

    从这种思路来讲,朝鲜王国第一任东行使赵初彦其实是占了大便宜了。这个不过担着个礼曹佐郎这种清贵职务头衔的男人,现在以朝鲜王国第一“东岸通”的身份,一跃成了朝鲜国内最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他写的《东行录》更是成了朝鲜君臣案头的必备书籍,名气流传甚广,让好多人艳羡不已。

    而有了赵初彦这种例子摆在前面,现在朝鲜国内愿意摆脱成见,出使“狼心狗肺之国”的人也越来越多。只可惜出使这种机会哪是年年有的,下一次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不过,出使东岸的机会没有,出使附近的东国海外领地的机会却未必没有!这不,这次奉朝鲜国王之命出使海参崴的机会,便被勋贵子弟元进德获取,陪伴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世袭江原道岭东兵马使的全奉洙之子全敏。

    说起全奉洙这个人,在朝鲜国内当真是名声很坏。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人家本就是贼寇出身,是流窜于咸镜道、江原道一带的山贼头领之一,崛起于东岸人征朝之役。当时是也,总领远东三藩的邵树德邵某人出动大军在朝鲜东南海岸登陆,庆尚、江原、全罗诸道震动。正被朝鲜官军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全奉洙陡然间逃出生天,喜极而泣,立刻以最快速度投靠了邵大帅,充当东岸军队征讨朝鲜的带路党、急先锋,并在随后一系列的战斗中非常卖力气,不但勇于追击残敌,同时也帮东岸人抢来了大量补给,功莫大焉。

    报恩郡之战击溃朝鲜王军主力后,征战之役大局已定,随后双方在牙山港进行谈判,最终签订了和平协议。在这份协议中,除了有关割地、赔款、通商等条款外,还有一个秘密补充协议——虽然是秘密协议,但现在似乎已经搞得人尽皆知了——那就是让全奉洙家族世袭江原道岭东兵马使,并令其世镇高城、杆城、襄阳三郡,成了朝鲜国内事实上的割据势力。

    朝鲜君臣自然是不情愿国内有割据势力的,更何况这个所谓的岭东兵马使全奉洙还是令人不齿的朝奸,裂的还是江原道江陵大都护府辖下精华的三郡,这如何舍得?不过正所谓胳膊扭不过大腿,东岸人挟战胜之威,随时可能兵进汉阳城,那样事情可就大发了!于是乎,谈判到了最后,朝鲜人依然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个条件,不情不愿地将高城、杆城、襄阳三郡交割出去,而被从天而降的馅饼砸晕的全奉洙也跑到邵大帅的帐前千恩万谢、痛哭流涕,然后屁颠屁颠地带着已经扩充到一万五千多人的部队(收编了很多降军或山贼),跑去三郡当土霸王去了。

    而更令人绝倒的是,东岸人还提出,全奉洙作为江原道岭东兵马使,旗下被定为一万五千的军额的薪饷,也应由朝鲜国库拨付,即朝鲜政府还得养着这支军队。方式是每年年初将全年所需军费存入东岸人开设在高城郡的西北垦殖银行分行专用账户内,然后由全奉洙方面按月从银行内支取。

    这种方式,等于是将朝鲜王国政府对全奉洙部的影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