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已经累计杀死了超过4000名从萨尔瓦多前往金矿区的葡萄牙人。
但神的是,不管路途有多么艰险,都无法打消这些淘金者们的热情。他们开始组成更大的集团,一起前往金矿区。如历史1726年时,共有约3000名葡萄牙人分乘305艘独木舟,沿着团结河逆流而,前往总矿区,其甚至还包括了经这儿前往圣保罗任的葡萄牙地方长官。
由此可见,这里海量的黄金储量对葡萄牙人的诱惑有多大,以至于到了他们不惜代价也要前往那儿开采的地步。葡萄牙本土的破落户、马德拉和亚速尔群岛生活困难的可怜人、巴西近海的农民、旧大陆的冒险家(主要来自英格兰、爱尔兰、法国与联合省)、开小差的卫戍部队士兵甚至来自修道院的男性修士们,全都一股脑儿地染了一种名为淘金热的“疾病”,前往韦利亚斯河畔寻找黄金。
这些人忍饥挨饿因为一开始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愿意种粮食,以至于当地的猫狗都被饥饿的淘金者们捕来吃掉了互相之间勾心斗角乃至互相火拼,只是为了获得那可爱的黄金的独占权。只可惜大部分人的运气都不怎么样,他们或者死于矿难、或者死于疾病、或者死于争斗,总之大部分淘金者历经千辛万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所收获的不过只是满身伤痛、贫困及荒郊野岭的一些无名坟包罢了。能在淘金热活下来并发财的,始终只是少数兼具才智和运气的能人!
当然了,淘金热带来的也不全是坏处。至少,在期以后,很多人转而在矿区附近种植粮食或从事手工业,商人、妓女和雇佣兵也从沿海地区追逐着铜臭味而来,使得金矿区慢慢发展了起来,一座又一座村镇拔地而起,为后世巴西内陆的开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东岸人开发金矿的路子,当然不可能如同历史葡萄牙人那么混乱和无序。葡属巴西组织度低下,资金也缺乏,更没有充足的物资,所以一切都很艰难。但东岸不同了,首先这是一个组织度较高的国家,且立国已经五十多年,根基相对稳固,人民向心力也较强,因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