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根正苗红的主,但比南一民这种自是强多了。因此,吕征他敢骂本土的官老爷们,敢指责他们的失误,但南一民对此还是比较谨慎的,一直在旁边呵呵笑着,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然从他内心来说,其实是有些赞成吕征的意见的。财政部和国家贵金属管理总局那帮傻货,本来搜罗到的黄金数量就不是很多,在财政困难的年代他们还用来偿还外债、兴建基础设施。当年财政部的文件里就经常用“动用黄金储备若干万元”的字样,说的就是预算不够用了,临时动用黄金储备来开销。但问题在于事后这部分用掉的黄金没有得到重新补充,因此这么多年来东岸政府的黄金储备一直寥寥无几,令人非常尴尬。
好了,现在老爷们看到银子越来越不值钱,觉得金银复本位制度还是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不如金本位更能保值增值。不过要搞金本位币制改革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首先需要东岸政府有充足的黄金储备:多了不敢说,为了不让经济出大问题,市面上至少要有个价值几千万元的金币在流通吧?这就是几十吨的黄金储备了!
也就是说,以东岸共和国如今一年大概五吨左右的黄金产量(包括贸易得来的黄金),需要攒个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储备足够。而且这还是只考虑了黄金毛利率的情况,如果把所有成本都算上的话,那么可能需要十三四年也说不定呢。
所以,若不想按部就班地慢慢积攒的话天知道能不能攒得下来,万一哪天钱不够用了,指不定又动用储备黄金了那么多开一些金矿,更快地凑完发行货币所需的储备黄金,说起来才是正事。因此,东岸黄金公司开始授意远东的招远金矿、呼玛金矿,立刻开始扩大生产,争取早日提高产量。为此,他们帮着疏通关系,从本土采购了一大批新式蒸汽机采矿设备,用船运到登莱,以供当地金矿生产。
这样的待遇,应该说不低了,因为远东地区很多煤矿都没有足够的蒸汽机设备用来抽水、洗煤、运输呢。所以,吕征也分外感受到了压力,故这才有了他此番邀请南某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