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重点经营,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林员外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来到余姚县城开当铺的,在鄞县、定海、奉化、慈溪等原宁波府辖区内,他们与宁波本地商人竞争时劣势太大,还不如另辟蹊径,先在虞、余姚、嵊县等地打开局面,然后再想办法在宁波等地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金融之于现代工商业,像血库一样,意义非同寻常。余姚的丝绸纺织、茶叶产销等行当,十之八九仰赖钱庄、银行,可谓是关键的关键。林员外,我听说过你,你们一家子都已经入籍东岸了,对吧?这很好,以后安生在宁绍发展吧,如果老家还有什么亲戚朋友的话,都可以叫来嘛。”杨王志远笑嘻嘻地说道。
他知道林员外是信义钱庄的股东之一,而这家钱庄在徽州地区很有名,“设小钱庄于各地,皖南官款,多半经其手”。这样的人,若是能够拉过来的话,那么绝对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像之前已经入籍东岸的一些清国商人一样。
当然有愿意入籍东岸的清国商人,自然也有不愿意的。有些人在宁波经营数年之后,依然还保留着原本的身份,并且还如饥似渴地搜集东岸的各类知识、书籍,想方设法传回老家。这些人,在客观起到了宣传新思想、新知识、新化的作用,具有进步的属性,给有些暮气沉沉的清国思想界注入了一股清流。
这些来自外界的新事物,尤被那些新崛起的汉族武官员所重视,因为他们特别想知道为何屡屡败于东岸之手。满清朝廷对此虽然有些不满,但在四处受敌的情况下,不得不越来越倚重汉族官员,故对这些新思想也不好明令禁绝,只能有选择地接收了。即利于其统治或增强国力的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鼓吹共和思想、新政治体制的自然一概禁绝,当然有关满清黑历史的东西更不能放进来了。
总而言之,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尤其是在与东岸议和,双方全面开放贸易和边界之后清国与几十年前已然大不一样!其变化幅度虽然不如顺国那么激烈,但也颇为可观。与他们相,如今国大陆最落后、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