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的意图非常明显。
为了应对俄罗斯人的这种威胁,克里米亚汗国的格莱大汗也离开了都城贝克奇萨莱,带着两万余精骑北上,将金帐设在了黑海北岸,召集各路人马汇合,打算与俄罗斯人大干一场。毫无疑问,这一仗的胜败事关克里米亚汗国的前途,胜了则可以击退俄国人的攻击,将影响力送到草原深处,控制更多的部落;若是败了的话,那么自然万事休提,黑海北岸的那些粮食种植园大概率要被俄罗斯人占领,当地的领主们要么南下逃入半岛,要么被消灭,这对于汗国经济潜力的破坏是非常致命的,可以说将断送了克里米亚汗国的未来。
所以,格莱大汗将花费巨资训练的新军也带上了,并且万分急切地等到东岸人军资的到来(租借哈吉县的费用),这样好能多一分胜算。只不过按照船只的航程来算,格莱大汗最快也要明年年初才能拿到这笔军资了,然后还要分发下去,熟悉装备,不知道能不能够赶得上与俄国人的大战。要知道,波兰人为了将俄国人拉下水,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对基辅等西乌克兰精华地区的主权宣称,并且与俄国人签订了秘密协议,将这些地方悉数割让给俄国,以换取他们出兵夹击奥斯曼帝国和克里米亚汗国。
基于这种认识,此时不但格莱大汗有些着急,吴翼飞也有些为他们着急。虽然大家都觉得即便没有这批军资,就凭格莱大汗率领的三万新军和四万旧军(基本上是全国动员了),再配合黑海北岸的一两万奥斯曼土耳其士兵,未必就没有胜算了,但总觉得有了这批军资后胜算会更大一些。
“别指望奥斯曼帝国从西线抽兵过来了,那边他们刚刚收复了重镇贝尔格莱德,处死了一大批投降奥地利人的地方领主,正是需要稳定局势的时候,断无可能抽调太多的兵力来支援乌克兰战场。这边,只能靠鞑靼人自己来打,胜则安,败则一发不可收拾。”马拉提喝了一口带着浓郁草原风格的奶茶,然后抬起头看着吴翼飞,说道:“但据我掌握的情报来看,俄罗斯人未必就有多大胜算。据说与波兰人签订盟约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