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十六章 新发展、新机会(二)(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为来说,已经足够有吸引力了,值得继续进行下去。更别说,他们出发时带去远东的商品也在当地卖了一个好价钱,回程时拿来压舱底的日本铜块在本土也价值颇高,因此整体收益蔚为可观,虽然比不上从远东贩卖生丝、瓷器、茶叶的收入(这些货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拿到的),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比起当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很多商人枯坐广州一年,都拿不到想要的货以至于破产的境地要好上太多了,不是么?

    值得一提的是,像张易澜这种从事私人移民生意的船主,为了追求时效性,他们都是走的马六甲航线,算上中途休整的时间,前后差不多要八个月的时间,比政府主导的移民运输航线要快上一倍的样子。因此,荷兰东印度公司把持着的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们执意要封锁这些地区,并拒绝在马六甲、锡兰岛等地给东岸移民船休整、补给的权利的话,那么这条航线就会变得很艰难,说是废了也不为过。因此,在亚洲,东岸人与荷兰人可以说是互相捏着对方的要害,也许东岸人占着上风,但这并不意味着荷兰人没法给他们制造伤害,虽然他们可能永远不敢做这种蠢事。

    据本土移民部估算,目前私人从事着这类远洋移民生意的船只大概有二十艘的样子,每年可以额外为本土补充超过五千名来自东方的移民,这无疑有力地支撑了本土的发展。而在看到这方面的好处后,现在东岸政府也开始着意引导,开始加速培育这个市场,鼓吹这里面发展的新机会。甚至于,他们都已经把主意打到了一些外国船长身上,尤其是那些葡萄牙人,希望他们能像几十年前一样把运输东方移民当做一门生意来做,虽然这会东岸人已经不可能再报给他们每人四百元的超高价了。

    官方移民与民间移民相结合,在如今移民来源渐渐枯竭的大背景下,无疑是具备重要意义的。那些私人船主们,总是能够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捞到一些愿意出海的人,办成官方所无法做到的事情,也是神奇。而截至今年(1686年)年中,经过各方不懈的努力,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