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一章 狩猎之国(六)(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品、建筑材料和劳动工具呢。”

    “不过这国家的政策也需要微调一下了吧?执行了这么多年的粮食收购保护价,随着军费开支的剧增,终于也被取消了,直接影响是流入农业的资金极具减少,稳定了二十年的二十多元的粮食均价也跌破了整数关口,到了19.9元的历史地位,真是让人泄气啊。”王大壮继续吐槽道:“现在我们国家开疆拓土主要靠的是垦荒种地,如今谷物市场价格不振,长此以往怕是要打击人们实边垦荒的积极性啊,总不能所有实边的人都去砍树、挖矿吧?哪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哟!当拥有三十亩地不再是一种荣耀,而渐渐变成某种负担时,我想原本执行得很好的垦荒政策也会执行不下去吧?这国家开拓总局的人都是干什么吃的,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不激烈书,要求农业部和财政部重启粮食最低收购价,唉!”

    话说截止1687年8月份,华夏东岸共和国全国的总人口数量据估测已经达到了655万人出头的样子。其,明人例约占28%,出身在本土的二代、三代国民约占59.2%、白人男子约占6.8%、白人女子约占6.1%。此外还有总数约20.8万人的非国民劳务工群体,其黑人、白人各占9.4%,其余均是各族印第安人,总体而言这个群体的人数是在逐年下降的,体现了东岸人从海外掠夺人口日益艰难。

    总共六七百万的人口,每年消耗的粮食确实很多,更别说东岸人整体而言较喜欢喝酒,每年耗费大量谷物去酿酒,因此农业安全保障还是十分必要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东岸的气候条件是真心不错,土壤在经过很多年的开垦之后也变得非常适宜种植,再加一些简单的肥料的推广使用及良种的培育,因此粮食产量一直很高,导致价格下行的压力非常大。而偏偏东岸政府之前为了维持所谓的移民实边政策,一直以保护价收购粮食谷物(一百万吨的额度),使得大量财政资金被迫补贴到这面了,每年几乎要贴二三百万元的资金在这面,几乎成了财政的大窟窿。

    即便收购回来的粮食政府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