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七章 制碱(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产业注定了东岸人抗风险能力先天就差。而恰好之前国家就一直在有意识地发展皮革加工行业。以充分利用本地非常丰富的兽皮来源,只不过受限于人力等各种因素发展步伐一直不够快而已。这次事件一出,东岸人立刻感受到了危机。因此,在执委会的授意下。政务院便以此次风波为契机,开始重点规划、整合皮革加工业的发展。

    而要发展皮革加工业,那么在前道工序即鞣制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化学品,如纯碱、硫酸、明矾(铬液主要成分重铬酸钾的代替品)等就必不可少了。在这其中,东岸人已经做到了硫酸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位于平安乡的第一化工厂使用塔式法年产纯度为76以上的硫酸超过三百吨;而纯碱和明矾目前仍处于大量进口的状态,无法做到自制。明矾先不去说它,单说这纯碱,绝对是东岸人此刻最最急需的化学中间品。

    纯碱这种物质,在如今东岸国内发展越来越快的工业体系中需求极大,钢铁、造纸、印染、制革、纺织以及即将发展的肥皂产业中都要大量使用。以前东岸人部分使用欧洲进口的自然纯碱,部分使用诸如石灰水、草木灰之类的替代品糊弄糊弄。不过如今显然不行了,就比如印染和纺织,要和欧洲人竞争,除了价格外。还应更加注重产品品质的提升。而要提升品质,目前加工过程中的一些不是很规范的工序就要改正了,比如棉花脱脂过程中就最好全部使用纯碱,鞣制兽皮的时候也是同理。否则产品品质上面不能和欧洲拉开很大差距的话,光靠拼价格,总不是一件很靠谱的事情。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这座主打纯碱制造的北方制碱厂便应运而生了。由于缺少制取氨气的方法,该厂生产纯碱的工艺仍旧采用的是古老的吕布兰法,全部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均由现担任第一化工厂厂长、自然科学研究院化学所所长的前中学教师宋强设计。吕布兰法在18世纪由法国人吕布兰发明,生产所需的设备和条件非常低。甚至可以说基本不需要什么专用设备,土法上马即可。

    吕布兰法制纯碱第一步就是要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