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东地中海的盛夏(三)(第3/5页)
了很多东西回来,不然哪来的钱支付船款。当然这十艘船也不是一次性到位,而是分两年购买,但这也足以为东岸共和国每年带来超过十万元的利润了。
在受到这个订单的鼓舞后,莫三又再接再厉,开始四处活动。鼓动奥斯曼人再从东岸进口一些客船,开通黑海、白海(奥斯曼称呼,即爱琴海)上一些城市之间的定期航班。而且,希腊地区出产的棉花、葡萄酒、橄榄、柠檬、柑橘、大米等;富庶的黎凡特地区的马匹、皮革、小麦、丝绸、香料、宝石、香水等;亚历山大和开罗地区的棉花、小麦以及经由红海苏伊士港、摩卡港转运来的印度商品、咖啡等,所有这些物资都急需运输啊。
而奥斯曼人依靠老式的小型“萨伊克”运输船和划桨船运输物资,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抗风浪能力不足、失事率偏高,更易遭到四处都是的基督徒海盗的抢劫。首都伊斯坦布尔和经济中心士麦那所需的物资经常因为运输延误而短缺,从而引起物价波动和不应有的震荡。这些运输船所承担的职责有点像此时明朝的漕运,目的就是把物产丰富地区的物资运输到人烟稠密、达官贵人云集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漕运”不及时,当然会引起社会动荡了。因此,莫三极力向奥斯曼政府以及民间商人们推销东岸的所谓“现代化”运输船。
他的努力也不是没有成效,一些希腊、亚美尼亚、犹太商人零零散散地向他下了总计五艘船只的订单。这厮也不管国内有没有能力造,只是一股脑地先把订单吃下来,至于其他的问题以后再说。这些商人都是有志于开发奥斯曼帝国航运市场的人,他们对于法兰西人把持了相当部分白海的航运业务相当不满,因此准备先提升自己的运输能力,一点点抢回失去的航运市场,将法国佬逐出奥斯曼的市场。
而莫雷诺也是莫三看中的潜在客户,这厮的奴隶生意做的很大,而且现在也开始涉足运输业务,即把卡法铁矿出产的矿石运到伊斯坦布尔、布尔萨等地的冶铁作坊,以赚取利润。特别是现在他又刚刚沉了两艘小运输船,正是急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