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北垦殖局(一)(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么就只有花大力气改善当地环境了,修水库、挖水渠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不过这是一项以年为单位的长期行动。在劳动力严重缺乏的东岸,这个过程可能会被无限期延长。

    但没关系,大家不是嘴炮党,有的是时间和耐心来改造环境,哪怕这个过程需要五年、十年、二十年。大家都会年复一年地干下去。不要怀疑这些从明朝来的农民的积极性,在使用农业贷款购买了自己的份地后,他们爆发出了惊人的毅力和热情,很多人起早贪黑地在地里劳作着。他们从两里路外的水库工地上挑回上好的淤泥,然后沤在田里,弄完后又继续挑着粪箕前往工地,重复这一行动。

    负责管理这些新来农民的兵团堡毕业生坦言,他从没见过对土地如此执着的人,要不是他们严厉阻止的话,说不定这些农民会把上面发下来的女奴专项贷款也去买地、买牛。令人哭笑不得。开什么玩笑,国家给你贷款买媳妇是要你赶紧生崽的,居然想去买田,你眼里还有王法么?

    为了惩治这种不良风气,民政部下辖的计划生育管理委员会出台新规定,如果在女奴贷款归还期(十年)内生育了两个孩子的,贷款年利率为5,在此基础上每多生育一个孩子,贷款利率下降1。而若是生育的孩子数量少于两个,则年利率翻倍。为10。相信有了这个政策后,这帮泥腿子们应该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西北垦殖局的办公机构设在了堪称共和国最偏远的铁岭堡(科拉莱斯矿区)。这个定居点在原陆军兵站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目前尚没有修建城墙。事实上他们也没空修建城墙,甚至连修建砖瓦房屋的时间也没有——铁岭堡目前80的建筑为木质建筑。这里一千五百名居民最主要的任务是修路,即先修建一条沟通内外的简易公路,使得外部的物资能够及时运进来。不然在这个粮食都没法自给的遥远之地,这么多人的生计可就没法解决了。

    当然了,这里是平坦的大草原,修路的工作很轻松。往往只需要排干一些沼泽、填平一些洼地就可以了。这些简易公路平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