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银行体系(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约翰希尔船长看来,将所有非大宗进出口贸易集中到一个港口来进行。然后强制要求所有参与交易的商人使用东岸人开设的商业清算银行系统进行划账交易,这一是让东岸人占据了相当多的贸易结余利益——因为不是所有商人都会要求对贸易结余进行提现的;二是也极大方便了大家的交易过程。

    比如大家来自各个国家或地区,手头持有的货币也不一,这个时候你首先需要去商业清算银行内进行货币兑换,然后大家统一使用一种标准货币进行交易(票据交易),交易完毕后可以视情况是否提现。这种商业清算银行。其实承担的就是货币兑换、划账交易等几种功能。当然东岸人开设的青岛商业清算银行还承担外币存款、外币收购业务(有一定种类、额度,用于外贸进口),不过不给客户们提供信贷支持,即他们开设的经常账户不允许透支。

    搞清楚了情况后,约翰希尔耸了耸肩,然后下令水手们搬了三万东岸银元的现金到青岛商业清算银行内,当场开设了一个账户,并将这三万元存了进去。不过他账户内的存款却有两种数字,其中一个即“30000元”(东岸银元),而另外一个则是标注着“2732240圆”。

    对于一个账户两种数字,希尔船长并不陌生,因为但凡一个对国际贸易稍有涉猎的人都知道,银行在吸收存款业务时一般都会记录两个数据,一个是流通货币账户数字,一个是记账货币账户数字,两个账户之间因为外部市场的变动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升水或贴水。而这个所谓的“圆”应当就是青岛商业清算银行推出的记账货币,其价值应当也是固定的。

    为此,希尔船长在柜台上询问了一下银行的雇员,得到的回答果然证实了他的猜测。银行雇员向他解释,“圆”是一种全新推出的记账货币单位,其价值固定为2克黄金。因为以黄金计价,因此“圆”又被称做“金圆”或“金元”。

    关于希尔船长购买的东岸商品,因为全部由东岸的工厂自产,因此他可以使用“元”来进行交易,当然也可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