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七十三章 战争催化(三)(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上头规定的工期比较紧,现在甚至连女人和小孩都被动员到工地上了。我昨天去村里调研时。整个村子除了几个巡逻的民兵外,就只有一些四处乱窜的猎狗了,仿佛这里从一开始就是这么荒凉一样 。”马甲的秘书康坦腋下夹着个笔记本,手里还提着个皮包。一边走一边向马甲介绍着。

    他嘴里说的西北铁路在前几天刚刚才将峡谷堡到百尺崖堡这一段几十公里修通,而呼啸而至的火车此时终于可以将大量沉重的物资、器械直接拉过来了——而事实上也是这样,就在昨天,一列拖着8节车厢(含一节煤水车)的火车以30公里的时速给百尺崖堡火车站拉来了许多施工器材、40吨小麦、大量日用品。从今以后,往梅洛堡方向输送物资的马车队就可以轻松许多了。他们可以在百尺崖堡舒舒服服地休整、等待,然后将火车运送过来的物资再运回梅洛,路程和一年前相比起码省了三分之二。

    “火车确实是开发内陆地区的大利器。”马甲赞许地说道,“没有火车,单凭那些重型货运马车,要拉这些钢材、工具、粮食甚至人员到数百公里外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运输成本能飞到天上去。而更关键的是,由于前线战场吸收了太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原本劳动力资源较为充裕的广大乡村地区现在也吃紧了起来,大量物资堆积这无人运输就是明证啊。不过好在我们还有火车帮忙。现在从下伊河堡发出的列车(8节车厢),6节载货、1节载人,每三天发一列,轻轻松松就将几十吨的物资运到指定目的地。嗯,要梅林县的南方车辆厂加大生产力度了,现在下伊河堡这边才这一台火车头,完全不够用。以我们现在生产的零部件强度,三天发一列车的频率还是太高了些,火车头一旦损坏就没有备用的更换,还是向上级再多申请一台的好。”

    马甲说这话时。远处正好一列火车吞吐着黑烟缓缓进站。这是一列有8节车厢的标准列车,一共拉了30吨面粉、20吨煤炭、10吨水泥以及大批的人员。

    “这是内务部押过来的一批西班牙俘虏。”康坦见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