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十三章 市政建设(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全县大部分人的饮用水来源的时候——的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必须禁止。而在与上面派过来的实践城市污水处理的专业人员们一起研究后,汤圆最终打算将这些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到城市外的荒郊野地里。

    而将这些污水排到外面的荒郊野地,靖江镇方面同样设立了两个方案,其一是将这些营养丰富的污水(往往包含粪便尿液)漫灌到野地上。反正如今东岸的野外到处都是荒无人烟的未开发地带。将这些污水排到野地里,似乎并不会产生什么很坏的影响。因为那里势必离主要的居民区相当远,不会污染居民区的空气,也不会污染水源,绝对是一种理想的处理方式。

    事实上欧洲人一直到19世纪还在将污水流过轮休的土地,以使其获得肥力,不过很快由于恶臭的气味以及污浊、不卫生的环境而遭致了居民们的反对,遂使得这种处理方式渐渐消失了。不过这在东岸却不是什么大问题,盖因这里野外到处都是大片的荒地,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很多年内仍将持续荒芜着。将污水排到这些地方,能够在很多年内持续增加这片土地的肥力,将来一旦决定开发,必将能够获得一个很好的收成。

    第二个方案则是在荒郊野外设立污水处理厂,这个厂的工艺其实也很简单,大体上包括沉淀槽和化学洁净池。卫生部的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在国内多个城市做研究(一般是国家下发的课题,有数量不菲的课题研究资金)时发现,污水中95以上都是水,其他的如有机质、砂石等的含量占比不大,因为城市下水管道已经经过几道格栅(过滤粗大物体)、滤网(过滤细小的杂质)的洗礼。经蒸汽泵站加压后流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已经相对较为“洁净”了,因此处理起来较为简单。

    沉淀槽的作用就是将一些既不溶于水的、也不悬浊在液体中的物质(一般是砂子)沉淀到池子底部,而诸如粪便、油脂、腐烂动植物组织等有机质一般都是呈悬浮或溶解状态的——这些有机质如果不做任何处理就排入河里的话,那么有机物质会逐渐腐烂、消耗氧气。同时放出难闻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