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多城镇,现在还不是在排着队等待中央专项资金好改造自己旧有的城市排污设施,南铁公司真是不错,至少兴南港和阿劳坎港在兴建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这个问题,并且预留了专项资金。”
当然了,在阿劳坎港,南铁公司并未为阿劳坎尼亚王国的那半个城区进行改造,他们可没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在被“野蛮人”控制的那半个城区,脏乱差仍然是主流,与一河之隔的东岸控制区简直没法比。
又在街道上闲逛了一会后,于兴国又慢吞吞地来到了码头上,此时这里已经站满了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南铁护路队士兵,看起来似乎是三个排的规模。这些士兵们被临时召集起来,主要还是为了维护码头秩序,因为待会就会有许多明人移民下船,保不齐会有一些人情绪激动做出歇斯底里的行为,故还是需要他们临时前来压阵。
新来的移民都要先在码头边的大型移民营地里渡过至少半个月的检疫隔离期,顺便再学一些东岸的“规矩”。于兴国注意到,他们船上的一个小孩移民也在队列里,他的母亲在中途因病死而被扔进了大海,当时这个小孩几乎也要跟着跳下海去,还是于兴国把他摁在了甲板上。现在又看见了这个瘦小的身影,于兴国只能祝福他以后的生活一帆风顺了。
又一艘蒸汽机帆船鸣放着汽笛,缓缓开进了阿劳坎港。这个时候码头力工们已经开始上班了,他们在随船的南铁公司雇员的指挥下,从船上卸下来一箱箱的货物。于兴国眼尖,发现很多外包装上都用硕大的毛笔字写着“小麦”、“稻谷”等字样,看样子又是从毛林城那边拉过来的秘鲁粮食了。
即便不是南铁附属地的正式居民,但经常往来这里的于兴国依旧知道,自从两年前那个名叫劳尔布拉沃的半岛人前来阿劳坎港,与莫总裁商定了关于秘鲁粮食的进口关税后,这些种植于利马南方的谷物就开始隔三差五地用海船运来了这里。为此,南铁公司甚至在这里设立了蒸汽制粉线,利用来自秘鲁的廉价粮食进行深加工,除供应本地居民消耗外,还小批量地出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