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六章 乌江之畔(九)(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镇,总人口约二万五千人,梅洛县同时也是西北垦殖局辖区继铁岭县后第二个县级行政单位)。而该县的成立,也标志着东岸人对乌江流域的开发。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四个乡镇中,于今年4月份才刚刚设立的兵团三堡算是比较特殊的了。该堡位于谷亭乡以东约六十公里的石浦河畔(后世young小镇以东约10公里),是继罗洽县的兵团堡、青岛县的兵团二堡后的第三个兵团式学校,同时也是执委会未雨绸缪地培养各类学兵干部的又一重大举措,对未来的意义绝对不可低估。

    现在罗洽县的兵团们每年都在往外培养约一千名各类忠诚、有理想的学兵干部。而等到1656年,青岛县的兵团二堡的学兵们也将开始毕业,这样一来,掌握在执委会手头的毕业学兵每年将达到2000人。这2000人中,其中约有40-50是接受了为期十年的教育、训练的军事类学兵,按照条例,他们在毕业后将有三年的实习期,实习期内仍然集体居住、一起训练,并正常领军饷(待遇和陆军齐平),这又相当于是一支规模接近三千人的精锐部队了。虽然这支部队也被陆军、海军有所渗透。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仍然是执委会稳固自己统治并加强权威的一大保障。

    石浦水库外现在也是越来越重要了,东部沿海的一些工厂、企业(大多位于首都地区,以穿越众初期建立的工厂为主,区位条件普遍不佳)已经陆陆续续有一些搬迁了过来,以利用这里相对丰富的水力资源。毕竟,石浦水库库容量超过了两百万立方(未来可能更多),又是中央和地方三级政府(政务院、地区行署和归德县)重金打造的集蓄洪、灌溉、泄洪为一体的中型水利设施,不好好利用下委实可惜了。

    当前,搬迁到这里并已恢复产能的工业企业已经不少。计有石浦造币厂(使用水力锻锤、冲压设备生产各型银元,另有少量百元面值的金币、纪念币和勋章);乌江食品厂(乌江地区行署下辖的中型国营企业,生产面粉、豆油、豆粕等食品,单独占据石浦水库一个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