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十一章 混乱与生意(五)(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消息了。”郑勇一听就高兴地说道,“老实说,英国棉布近些年来进步很大。在战争爆发前,他们花费重金从你们这里进口了相当多的纺织机器,然后回去展开研究,因此他们现在的纺织技术确实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我要说的是,即便英国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以曼彻斯特这个大农村为中心的棉纺、麻纺区生产出的各类纺织品,与我国商品相比,无论在质量上还是价格上,都有着一定的差距。贵国商人如果愿意代理我国纺织品并分销出去的话,绝对是一件再好不过的生意了,对你们、对我们,都有好处。”

    谈完纺织品方面的生意后,德维特议长又随口提了一些食品(如烈酒、干酪、精制面粉、黄油、火腿、豆油等)、机械零部件(荷兰工匠一致反映东岸零部件经久耐用且精度颇高,买回来后不用再打磨)等商品的生意,郑勇都一一允诺——这意味着即便原本到1655年底结束的很多合同没有续订,那么现在东岸人也不用太过担心了,因为很快就有很多新的合同将陆续签订,这或许就是荷兰人在战后“论功行赏”吧。东岸人因为自己在战争期间坚定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获得了掌权的荷兰资本家们的青睐,因此今后双方的合作关系不言而喻将更加深入。

    或许,应该感谢这场英荷战争了?郑勇现在真的有些感慨,盖因他现在越来越觉得,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两年战争的话,或许东岸人将很难有机会挤进荷兰的市场?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论英国借着这场战争崛起之势越来越明显,可焉知远在南方新大陆的东岸人就不是借着这场战争而快速崛起了呢?

    德维特议长虽然是大商人、大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但他终究不是什么商业掮客,因此在和郑勇略略提了一些商务合作后,就将话题转向了外交领域。双方为此交谈了整整两个小时,最后初步议定联合省与东岸将互派大使,建立正式、稳固、友好的外交关系,同时密切加强在商业上的合作,双方的本土及一部分海外殖民地港口也将互相开放,如此不一而足。

    至于郑勇审慎提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