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七章 丘区(九)(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无可能,执委会目前根本不容许私人开设银行来和国家抢钱。

    那么既然无法开银行,我们是否可以把资金投入到别的方面呢?实体经济固然是一途,可在邵元义看来。金融行业也同样有潜力可挖,比如最近罗汉县的几位富户提出的联合组建保险公司的提议——虽然不知道这能不能在政府层面审批通过。

    “孙员外,关于这火灾险的事情,老实说。在罗汉县怕是没甚搞头吧?”坐在县城(即罗汉镇)里最好的一座两层饭店内,邵元义一边喝着本地的特色果酒,一边笑着说道:“要说这保险行业也是个新事物,且朝廷也未明确禁止民人商办,确实是可以搞一搞的。据我所知。京师东方县、北都平安县等地确实有一些规模不小的火灾险业务在开展,可要知道,那是人烟辐辏、商业繁华的通都大邑,物资、银钱流通极速,才能有那么一丁点的市场。呵呵,这条件可不是罗汉县、西湖县这类地方能比的哦,说句不中听的话,在罗汉县开展火灾险业务,一年能有几十户人家投保么?我看不见得吧!”

    邵元义的话一时令贩水果起家的“孙员外”大是踌躇。他本是榆园军土匪出身,见识不多。好在从军多年人脉极广,退伍被安排至罗汉县后很快在老上级的照拂下依靠水果生意起了家。可在一次贩卖水果至外地的时候,听人说做保险非常挣钱,于是便留了心,这次邵元义来罗汉县巡诊兼宣传疾控知识,此人便拉上三五好友置办了一桌酒席,请邵元义一起来谈谈生意,只是如今看来,这位著名的邵财主似是对搞他们提出的火灾险不甚感兴趣。

    “当然,要说保险不挣钱那也不对。”邵元义在吃了两口菜后。突地又话锋一转,说道:“前些时日我有事去青岛港,在那里有幸了解了下刚成立不久的东岸保险公司和中央保险公司(均为政务院直辖国企)的经营状况,发现他们推出的海上保险业务还是非常有搞头的。很多出海的船东都喜欢在那里给自己的船和货物买一份保险。以使自己的船只在不幸遭遇风暴、海盗或战争时不至于血本无归,更别提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