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九十六章 河间(三)(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坚持下去,茶叶种植园在本地一定会大有搞头,并最终发展成除马黛茶、桐油外的第三大拳头产品。

    不过如果你认为东岸农业部仅仅是派人进行了茶叶的试种的话,那么你就太小看他们了。事实上他们也在本地小规模地展开了咖啡、香蕉、菠萝、早马铃薯、甘蔗、薄荷(提取香精)、亚香茅、希麻巴等作物的育种及研究。后世这些作物都是米西奥内斯省的传统作物,东岸人虽然不知道这点,但他们凭直觉觉得经过一定程度的育种改良后,本地应该都能大规模种植这些极具经济价值的作物,从而获取不菲的利润。

    而往这里倾注的资源越多,东岸上下也越发觉得这里确实是块宝地(事实上他们觉得整个河间地区都是块宝地),进而打算通过什么手段把这里全占下来——这一天似乎也不会太遥远了,相信到了1658年下半年,随着西班牙菲利普国王全面批准东岸投资西班牙殖民地,届时肯定会有大量的东岸人光明正大地跨过乌拉圭河,然后打着投资的名义到河间地区圈地殖民,并最终把这里变成东岸的“美索不达米亚”——意为富饶的两河之地。

    徐仲武、陈嘉二人在山茶堡里待了好几天,几乎将手头所有的银元、支票都换作了马黛茶,然后便将这些货物一一打包固定到了骡马背上,准备尽快离开此地前往乌拉圭河畔的码头——没办法,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利润,不能不抓紧。

    而就在他们出发的那天,又一队四五百名流亡至东岸的奥斯曼帝国加尼沙里军团士兵携带家属来到了此地。徐仲武隐隐听人说,这些奥斯曼人在山茶堡稍事休息几天后,就将南下建立一个新定居点新集乡(位于后世波达萨斯南边的阿波斯托莱斯市),因为农业部的专家们在经实地考察后觉得那里可能比山茶堡一带更适合引进的中国绿茶茶树的生长,于是便打算在那里增设一个定居点,以茶树引种和栽培为主。至于说那片土地上的瓜拉尼原住民们怎么办?呵呵,还能怎么办?你觉得那些加尼沙里军团士兵手里的火枪是烧火棍么?又或者你觉得他们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