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章 台地(八)(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图们江,辽代称驼门。金、元称爱也窟河,其下游段称统门河。明代称啊也苦河,其下游段称徒门河。清代称河源段为大浪河,图们市以下则叫统门水,也叫土门江。[3]康熙年间称土门,清高宗(乾隆)钦定《金史语解》中称图们。1962年中朝两国协定,“红土水”与溺流水以下称图们江。图们江在清朝时按满语读音译作“土门江”。

    据《中国古今地名辞典》记载:“土门”其实并非汉语,也不是朝鲜语,“土门”满语原称“土门色禽”,土门意为“万”,色禽意思是“源”、“河源”,“图们色禽”亦即万水之源,后来略去“色禽”,简称“土门”。可是,后来日本借“土门”这两个汉字词挑起朝鲜和清朝之间的领土争端,指清朝非法侵占朝鲜的土地。事件间接引致朝鲜独立,并使日本有机会进一步侵占朝鲜的利益。与此同时,中国方面改用与原来读音相近,但没有意义的“图们”来作为这条河流的译名。

    朝鲜语称豆满江,实是图们江直译音。朝鲜李朝《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五咸镜道庆源都护府豆满江(图们江):“女真语谓万为豆满,以众水至此合流,故名”。长白山:“女真语谓善颜阿林,以白色的山峰,故名,胡(女真)人奉之为神山。”《李朝肃宗实录》记载,十七年十一月丙寅:“长白山,胡人(满族人)或称白头山,以长白故也”。[4]

    干流走向

    图们江,干流总长525公里,其中:中朝界河段长510公里,俄朝界河15公里。总流域面积33168平方公里。河道总落差为1297米,平均坡降12‰(一说24‰[3])[1]。(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