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章 以打促和(十一)(第3/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方公里,相当于4个台湾那么大。额尔古纳河右岸为山岭森林,又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大约公元6世纪中叶,铁木真的祖先乞彦氏和白鹿氏从额尔古纳起程,南迁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三河之源的布儿罕哈勒敦地区驻牧。1206年,铁木真在鄂嫩河畔建立“伊和忙豁勒乌鲁斯”(大蒙古国)后,率领蒙古骑兵南征北战,逐步建立了真正世界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之前,额尔古纳河地区一直是他母亲的氏族弘吉剌部的游牧地,13世纪中分封给了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大弟弟哈萨尔。建国后建立了额尔古纳旗,后来又分为额尔古纳左、右旗,在右旗的基础上成立了额尔古纳市。

    主要支流编辑

    哈拉哈河,南北朝时称嚎水,辽代称易刺河,明代称哈刺哈河,清代称喀尔喀河。属额尔古纳河水系,乌尔逊河上游。发源于阿尔山开发区大兴安岭西麓五道沟东南山,流向为由东向西。经伊尔施至中蒙边境有努力木尔根河汇入后出境,最终泄入贝尔湖。盟境内174公里,境内流域面积4118平方公里。河源至出境处高差888米,平均比降225/1000。哈拉哈河处于大兴安岭中山地带,次生林区,植被最好,因而水流清澈沙量很小。卵石河床,稳定年径流量43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37立方米/秒。[2]

    达尔滨湖,位于阿尔山开发区西北部大兴安岭中山地带,为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堰塞湖,呈长条形,西北——东南走向,长3.4公里,宽1.25公里,最大水面面积4865亩,靠河水和降水补给。三面环山,西北方开口,湖水注入哈拉哈河。最大水深达10米。水质良好,适宜养殖。[3]

    克鲁伦河,历史上,克鲁伦河曾称弓卢水、胪朐河、饮马河、怯绿连河,清朝至今,称为克鲁伦河。[4]“克鲁伦”在蒙古语中译为“光润”之意,取其转意“发扬光大”而命此河名。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共和国肯特山东麓,自西而东到佐修奴勒庙附近进入中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