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四千官兵可惦记着上头许下的那四块银元的悬红呢。
……
就在南路军主力以武装行军的速度——尽管这个速度被恶劣的交通条件(滩涂地、沼泽水泊以及淤塞难行的河流)给极大拖慢了——迅速攻克黄河两岸一系列的清国城镇的时候,北路偏师也终于乘船抵达了硕项湖西岸,然后准备进入沭阳县境内搜罗人口。他们这一路面对的清军更加空虚,盖因江北的敌军多数集中在扬州府境内,淮安府向为心腹之地,东岸人骚扰得都很少,于是兵力空虚也就不难理解了,或许大伙只有进军到淮安城及清江浦一带的时候才能真正遇到清军主力吧。
4月30日,博格丹的暂十一师如期抵达黄河北岸清河县境内。在获悉清河县兵大多已调往南岸清江浦协防之后,该师上下顿时士气爆棚,不费吹灰之力即占领了这座尚算富庶的城市,然后立刻开始了物资、人员的强制迁移行动,算是立了大功(捡了大漏)。
而就在同一天,廖逍遥率领的主力部队经过十余天的艰难行军,主力也已抵达了山阳县(即淮安府城)东郊,此时担任先锋的牛成虎部四千陕甘精锐早已绕过闭门死守的山阳县,以最快的速度击破了一支从清江浦方向增援而来的清军绿营三千余人,然后进逼名闻天下的漕运节点清江浦,清军士气大堕!
“司令,清军在淮安府的军事部署中规中矩,即重兵布防运河沿线,保障漕运正常。如清江、福兴、新庄、移风等四道水闸就有驻防兵丁四千余人,洪泽湖大堤上亦有河防兵两千余人,淮安府城以南护卫里河运河的大河卫兵力不详,但料想亦有数千人。除此之外,清军兵力大多集中于山阳县和清江浦一地,两地互为掎角之势,兵力相加估计不下万人。因此,我们估算清军在周边区域内共有驻防绿营及八旗合计两万余人,但因我军进军神速而未能及时集结(其实也无法集结起来,各自拱卫的区域都很重要)起来,对我军极为有利。或许北面沭阳、宿迁、邳州、海州一带尚有部分清军,但仓促间根本不可能南下,即便南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