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八章 山东大旱(三)(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万人啊!不得已之下,只能缩短这些人的整训时间,立刻开始后送工作,分批安置到了登州府的大嵩县(原大嵩卫)、靖海县(原靖海卫)、荣成县(原成山卫)、威海县(原威海卫)等地安置。这些卫改县人烟稀少,荒地甚多,用来安置灾民那是相当不错的,以后若是开发出来的话,那就是自己的基本盘了。

    值得一提的是,南边的胶州要塞、即墨县、鳌山卫等地也传来消息,邻近的胶州城、灵山卫等地亦有不少饥民涌来,目前已妥善安置,据初步清点有上万人之多;另外,还有一些来自青州府的灾民浮海而来,大概亦有六七千人之多,望烟台方面速调集一批船只过来运输。

    1665年7月8日,从宁波府定海港启程的运输船分别抵达了胶州、荣成、威海、烟台、大嵩、靖海等港口,江志清之前扣在手里没发的五千吨稻米终于运抵了登州府,这大概是因为最后一批返航的移民运输船从南洋拉回了一万五千吨稻米(为此花费了超过30万元现金)的缘故,另外大概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第一批贸易船也已抵达了热兰遮港,这其中同样包括了大量稻米。

    原本因为吸收了九万多灾民而有些危险的东岸粮食储备,至此算是稍稍缓解了。如果接下来朝鲜方面答应的粮食准时度送到,东岸朝鲜公司、东岸日本公司也能采购到相当数量的粮食的话,那么就更是稳妥了。毕竟,这九万多灾民也不是干吃饭不干活的,马上组织他们在荒地甚多的几个卫改县垦荒(专挑靠近河流、小溪的地方,希望河道没彻底干涸吧),应该不至于一点粮食都收不到,这就能解决一小部分粮食消耗了。

    而就在7月8日当天,一批大修完毕的机帆船也从烟台、济州等地启程南下,朝马鲁古群岛驶去,准备去荷兰人那里运粮——在这个东南风占主导的季节,也就他们这些机帆船可以无视季节航行了,当然这也是冒了极大风险的。(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