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食,梁某不胜感激。”
给州衙内一干旧官员下了逐客令后,东岸人便堂而皇之地在州城这里竖起了大旗,一面搜罗各地受灾难民,一面调兵遣将,做好防御态势。同时,他也派出了使者前往青州府一带,与清军进行交涉,表示进军平度州之事纯为救灾而来,不必过于“惊诧”,俟后自然退去。另外,他还表示青州、济南、兖州诸府境内若有灾民无处就食,万望放一条生路使其得以前来莱州,为此,东岸人甚至愿意支付一些银两给清军,只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胆量收了。不过,梁向俭也预计此举吸引不了过多的灾民前来,毕竟青州府驻有重兵,灾民一般也不会往这里涌,估计最终有个两三万人能涌入莱州府就相当不错了——这点人数,东岸人还是有把握安置下来的。
东岸人的旗子在平度州城一竖便是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间,来自平度州、潍县、昌邑、高密等地的灾民络绎不绝,短短时间内竟然聚集了六万多人,令东岸人大为吃惊,他们一开始可预计至多只有三万人啊!不得已之下,只能缩短这些人的整训时间,立刻开始后送工作,分批安置到了登州府的大嵩县(原大嵩卫)、靖海县(原靖海卫)、荣成县(原成山卫)、威海县(原威海卫)等地安置。这些卫改县人烟稀少,荒地甚多,用来安置灾民那是相当不错的,以后若是开发出来的话,那就是自己的基本盘了。
值得一提的是,南边的胶州要塞、即墨县、鳌山卫等地也传来消息,邻近的胶州城、灵山卫等地亦有不少饥民涌来,目前已妥善安置,据初步清点有上万人之多;另外,还有一些来自青州府的灾民浮海而来,大概亦有六七千人之多,望烟台方面速调集一批船只过来运输。
1665年7月8日,从宁波府定海港启程的运输船分别抵达了胶州、荣成、威海、烟台、大嵩、靖海等港口,江志清之前扣在手里没发的五千吨稻米终于运抵了登州府,这大概是因为最后一批返航的移民运输船从南洋拉回了一万五千吨稻米(为此花费了超过30万元现金)的缘故,另外大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