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郭汉东的作战参谋、陆军中尉李子谦,此人同样是一位穿二代,娶了个俄罗斯大洋马卡列尼娜,之前曾短暂地在兵团堡做过战术教师,后来又想办法调到了部队上,显然是不想在兵团堡那个地方消磨时光了。
刚才他说的话,其实也是意有所指的,即随着1665年新一届政府上台后,文官系统针对陆军的裁军声音就又开始甚嚣尘上了。财政部的大员们挥舞着账本在联席会议上拍桌子,表示总数超过16万人的陆军(包括八个混成营及独立的骑兵部队、野战炮兵部队、工程兵部队、辎重兵部队、各司令部勤杂人员等等)实在是养不起了,必须大力削减,不然财政很可能就要“崩溃”了。
他们提出的模式,就是裁撤掉四个混成营5800人,然后再裁掉一些参谋、勤杂人员。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再把独立骑、炮、工、辎部队都裁一部分,“万恶的情报机关”宪兵队也必须裁减“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员,以将陆军总兵力控制在8000-9000人的样子。他们认为,此举每年至少可省却上百万元的军费,这部分资金可用到其他地方,比如推广教育、科研投资、地方建设等方面,比白白给武夫们发饷要强多了。
陆军部上下对这样的裁军议案自然是极为反对的,不过他们也很清楚,在东葡战争中迅速膨胀起来的陆军部队,其规模现在确实也比较扎眼了,被裁撤的压力极大。按照以往的“套路”,基本上是文官和武将系统几个来回拉锯、谈判后,双方各退一步,陆军虽然不至于裁掉七八千人,但四个混成营被裁成架子营,部分陆军部直属部队及参谋勤杂人员被裁撤掉,陆军总兵力控制在12万人以内,却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而这种所谓的“军缩方案”自然是无法让陆军部上下满意的,因此他们最近又搞起了“歪门邪道”,即执行之前制定过的所谓“沙漠征服”计划,沿芦荡河、宝兴河以及南边的溢流湖一带大举出击,驱逐、消灭当地的印第安人势力,使其再也不能成为东岸拓荒者们的威胁,并顺便开疆拓土、扩大实控区的面积,最终使得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