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章 大赢家(七)(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后,一边继续阅读公文,一边不以为然地说道:“慈溪、观海卫那两处与绍兴府联系紧密,当地反东岸势力猖獗也是应有之意。不过奉化县倒不必太过紧张,这个县偏处南方,北面是鄞县,东面是大海,其他地方被天台山、四明山等崇山峻岭包围,能折腾得起什么浪来?而且,我听说这个地方也还算不错,不仅有丝麻产出,附近的山里、丘陵上还种有茶树,每年采摘量不大不小,这对我们来说也是笔财源了。”

    听刘海洋这么一说,黄仪也沉默了。生丝、茶叶,这都是本土急需的商品,如果能好好经营,并使其规模产出日益扩大的话,将来出口至本土,也是一笔很大的收入。更何况,通过生产高度商品化的农产品(即稻谷、生丝、茶叶等),可以将目前实际控制在手里的鄞县、定海以及将来可能深入控制的奉化等地社会的各个阶层牢牢绑在东岸的战车上,使其逐渐蜕去传统农业社会的成分,多一些资本主义和工业社会的因子,然后逐渐与清廷为代表的传统士绅社会渐行渐远,最后彻底被东岸人掌控。

    而且,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已经“陷贼”的宁波府诸县必然会遭到清廷的大力封锁,该地日常所需的各类商品只能靠自己生产,实在不行的话也只能和目前尚控制在东岸人手里的登莱二府、黑水地区进行贸易。当然与朝鲜、日本以及荷兰人、葡萄牙人进行贸易也不是不可以,这就需要在黑水开拓队政府的“指导”下来进行了。

    当然了,黄仪所想的远不止于此,他想得更远:将来等他们这些老一辈的人都故去后,掌权的东岸新生代官僚们是否还愿意继续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到远东移民,这都是一个未知数。因此,若是能有一些商业上的利益来牵绊的话,想必这个可能性就会大上不少。而这,也算是他们这辈人为华夏民族拓展生存空间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吧。

    1650年4月14日,最后一支南下部队——谢迁部三千五百兵——经定海抵达鄞县。处理完积压公务的刘海洋立刻决定发兵西征,进攻绍兴府,牵制清军兵力、搅乱南方抗清局势。随行的部队有奥观海的黑人步兵营、德意志义勇军、三部仆从军共一万三千战兵,孙守正部两千人(留守岱山岛的五百兵已撤回)留守鄞县老巢,并负责在后方帮忙征集粮草(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