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掉东北边的那些山民,但绝对不是现在,这会他还没做好准备。
于是乎,在这样一种形势背景下,东岸情报人员不断鼓动如簧巧舌,然后又赠予了马南扎诺酋长三百杆步枪和一批弹药、装备,同时承诺免费修理前次战斗中陆续损坏的一些枪械,这个数目大约超过了五百(含缴获的少部分法国人的步枪)。最后,他们还赠予了酋长及其他贵人们一些来自海外的珍奇玩物,就使得巴拉人最终决定将多凡堡整体移交给东岸人管辖,说起来其实还是蛮赚的,而主导这次事务的情报官员也为此受到了黄仪的重奖,升官发财简直是必须滴!
大约在一个月前,得到消息的东岸人便派船只运送了大批粮食和少量部队——新华夏步兵营一个连+若干岛屿八旗土兵——到多凡堡,与留守的一批马哈法利士兵进行了交接,多凡堡从这时起正式升起了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国旗。
如今,丁伟、莫烈鳗等人率领的海军舰队是第二波前来多凡堡的“客人”了,并且带来了超过一千名明国淮安府移民,以及大量种子、牲畜、农具、药品、日用品、渔网等生产生活资料,大干一番的目的已经非常明显了。
由“伏波万里”号战列舰及几艘运输船组成的船队,很快就在彭远志、丁伟二人的交谈声中,驶进了呈半圆形的海湾内。由于两侧延伸出去的岬角的阻隔,从外海(主要是东北方向的海流)涌来的海水势头至此被严重削弱,使得海湾内相对风平浪静,利于船只碇泊。再加上这里的海湾迥异于新华夏岛大部分地区,水深足够,大船能够轻而易举地航行至码头栈桥附近,不似东海岸很多地方近海沙洲浅滩遍地、西海岸珊瑚暗礁密布,确确实实是一个条件相对不错的良港。虽然不能和东岸人在岛上的统治中心新华湾的条件比,但也非常不错了,不然的话,你以为法国人为什么会看重这里?除了宜人的气候外,这里的港口条件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原因,没有之一!
船队运输的人员和物资,很快便在先期抵达的军民们的帮助下,利用法国人当初遗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