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迎来大发展的契机,而在此之前,其大概只能慢慢苦熬了,因为东岸人在可以看到的很多年内,大概是没有进军内陆高原的计划了。
而如果说塔城县因为与义成地区的贸易维持了经济的话,那么东岸人刚刚深入没几年的东南部地区,则是在这种贸易中大大地获得了好处。尤其是据说将要成立的大泽县(下辖多凡镇、大泽乡、沁水乡、阳城乡,以及未来可能从土人手里弄过来的另外两个原法国殖民城镇),其收益最大。这个县由于开发较早,人口众多,兼之地理位置出色(常年为南下或前往澳洲的船只补给),因此本就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其水稻、芋头、玉米、香蕉、木薯及瓜果菜蔬的产量很大。这次又顺手兼并了法国人在岛上的核心殖民城镇,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继承了法国人的磨坊、木材加工作坊、铁匠铺、酿酒作坊等设施),并通过商购的方式,又从土人那里取得了一定的土地,经济作物也快速发展了起来,因此这次通过向义成地区出口各类食品、木材、酒类,获得了不菲的收益——政务院划拨下来补贴义成地区开发的专项资金,有相当一部分就通过此类贸易流向了这边,说起来也是一种本事呢。
甚至于到了最后,义成地区因为物资的极度匮乏,甚至不顾本身劳动力不足的状况,开始向大泽乡、多凡镇一带的商人出口斯威士或通加奴隶,也是无奈得紧。要知道,义成地区行署前阵子曾经做过一次估计,觉得整个操斯威士语的部族总人口大约在四五万人的样子(后世欧洲殖民者19世纪前半叶来到斯威士兰时,当地约有六万三千名斯威士人),而通加人的数目虽然不止五万人,但也多不到哪去,顶多七八万人的样子,因此说实话义成地区的建设,是无法奴役到足够的黑人奴隶的。就这样一种窘迫的状况下,他们还要向新华夏岛的种植园输出黑奴(同时也向河中地区的黑八旗输出黑奴换取高粱米和牲畜),确实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的,当然这或许和他们的最高长官、地区专员邱海洋本人是一个比较敌视黑人的家伙有关吧,他不怎么喜欢看到自己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