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四十九章 外东北与工业萌芽(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持赞同意见,已经确认将在今年(1668年)年底卸任返回本土任职——据说将直接进入执委会,接替一位年逾七旬、身体不佳的执委掌管中枢——的梁某人,或许是出于多年主管黑水地区带来的感情,最终也同意了廖逍遥的看法,与他联名写信,并最终获得了中央的首肯,允许黑水地区保留一定数量的产业工人。甚至于,本土还特批坩埚炼钢技术可以被黑水地区使用,但需严格保密,绝对禁止此类技术流入朝鲜、rb俄国乃至中国大陆,以保持东岸人在这片土地上的技术垄断优势。

    坩埚炼钢技术对黑水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无疑是极为关键的,虽然这都是东岸人三十多年前搞的所谓过时的技术,但在堪称技术荒漠的黑水地区,这种坩埚炼钢仍然是超越于时代的。唯一可惜的就是黑水地区似乎很难搜集到足够的石墨,这无疑极大限制了坩埚钢的产量,而且他们也没有足够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这对于钢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更大——当然在此之前,他们或许更需要修建一个标准的熔炼室,否则坩埚炼钢的温度也很难达到要求,总之目前黑水地区要想发展这门技术还一堆麻烦呢,不是短时间内能搞定的。说到底,还是人才太过于匮乏的缘故!

    不过,人才再匮乏、技术障碍再多、资金再困难,对于黑水地区来说,这个熔炼室还是必须要修建起来的,否则未来的发展绝对会受限,尤其是对于处于冶金下游的机械加工行业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目前黑水地区——更准确地说,是整个远东三藩——主要的机械加工行业就位于hs县当年魏博秋、梁向俭两任开拓队队长主政期间,都曾从本土淘换到了一些弥足珍贵的水力或脚踏机床,用于在黑水本地加工一些零部件,打制一些刀具、甲具和其他一些器械,甚至到了后来已经可以加工枪管。

    在使用水力、脚踏机械一些年头并初步培养出了一群产业工人后,黑水地区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制造简单的机械设备,这无疑标志着他们的工业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似乎仍停留在比较低下的手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