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理由相信,这些人或许已不幸在顿河流域遇难,毕竟当地局势混乱,马匪众多,各路人马又打来打去的,他们这伙人人生地不熟的,出事的概率不低。
戈什金对此也感到非常痛心,因为失去联络的人之中,有位年轻的翻译就是自己堂兄的儿子,这次眼看多半也是遭遇不测了。不过,戈什金可没太多时间悲痛,因为国家情报总局的人并不怎么满意前次的行动,据说这些人已经在酝酿第二次行动,并且将从哈吉港护卫队四百多人中挑选五十名精锐,另外还将在附近的鞑靼人聚集地招募五十名马上好手,然后凑足一百人编制的护卫部队,打算由他们护送国家情报总局的新一批人员与戈什金派过去的向导、翻译,第二次深入顿河流域,寻找传说中在当地流窜作战的拉辛起义部队并进行接洽。
对于国家情报总局的二次行动,戈什金也很是无奈,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跟上,不然只怕他日后的日子会很难过。现在,戈什金只求他们的运气足够好,能够避开一路上犬牙交错的各方势力和多如牛毛的匪贼,顺利见到拉辛本人,然后建立起稳固的联系,从这场席卷俄国南部的农民起义中捞取足够的好处。顺便,作为此番行动的重要参与者、知情者,戈什金建筑公司最好也能从中获得一部分人口,以补充他们旗下越来越少的建筑大军——不过这些都是后事了,至少在目前为止,戈什金发现自己的公司还是只能靠手头那些个歪瓜裂枣继续承揽项目,比如这次稳稳拿到手的保义河大堤建造项目。
与保义河大堤一起拿到手的项目,还有一些附属的房屋建设项目,不过这却不是保义县,而是水利部的专有项目,资金也是水利部门拨下来的。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水利部项目的房屋建设,将是东岸历史上第一次将大型铸铁件引入工程建设领域,比如铸铁做的立柱、横梁、窗框等等。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出于防火考虑,另外就是铁制品的价格在如今的东岸确实已经较为便宜了,并且铸铁件也能做出许多不同风格的装饰物,比起石质雕刻件来说虽然从美学角度上来看有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