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八十六章 台地(二十二)(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艘恰好返航的商船带回阿姆斯特丹后,他便心安理得地乘船南下,来到了巴塔哥尼亚台地区的海安港,与东岸人谈起了生意。

    常年坐镇海安县的北巴塔哥尼亚地区副专员蔡华泽对荷兰人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在他看来,目前第二陶瓷厂生产的瓷器仅仅在本国境内销售实在是太“屈才”了,高岭土资源极其丰富的海安县的陶瓷产业,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市场以攫取巨额利润。这在以前看起来稍微有些困难,不过在荷兰人找上门来的当下,却已经露出了一丝曙光。

    不过,蔡华泽也明白,海安县的瓷器或许可以藉由荷兰人之手出口至欧洲部分地区,但若想凭借这个挣多少钱那真的是痴心妄想了。正如历史上瓷器在中国原产地卖不上多大价但在欧洲本土却能卖上高价一样,东岸瓷器销售的利润大头,注定是要被经销商荷兰人挣去的,东岸人能从中分润一小部分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还要考虑到瓷器销售过多后面临的价格暴跌的问题,这进一步压缩了东岸人的利润空间。

    但不管怎样,利润再被压缩,对于缺乏财政来源的巴塔哥尼亚台地区来说,第二陶瓷厂仍然是一颗摇钱树,能够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利益的摇钱树。因为,瓷器的利润率再不济,也总比纺织品平均2o上下的利润率要高吧?那就足够了!台地区地广人稀的,本也不需要太多钱搞建设,第二陶瓷厂的部分税收及分红足矣。基于这种思想,蔡华泽很快在贸易部官员的见证下,与特里普代表的荷兰多家商行达成了代销协议,剩下的就是双方随员间的细节协商了。

    马尔科·特里普对能这么快达成协议也相当满意,因为这很明显是一个好兆头,对于他接下来去黄阳港那边谈呢绒贸易大有好处。(未完待续。)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