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业萌芽(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卸,尤其是那台从第二重型机械厂淘来的好货,能搞来不容易的。”廖建功此时自然也很关心这台机床,因此立刻出言提醒道:“最好能在那几位从本土延聘过来的技师的指导下装卸、安装机器,你们自己别瞎弄,坏了可就没得玩了。”

    廖建功刚才提到的本土来的技师出自二重厂,这次被派过来,也是为了帮黑水县这边组装、调试好那台高精度的机床,以使其能够被正常使用。另外,他们也有负责培养一批本地学徒的重任,毕竟他们不可能一辈子待在这边,将自己的技术传承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空气中传来了一阵咸腥味,那是晾晒在码头附近的海带传来的味道。这种本地的特产商品还是非常受大陆人民欢迎的,无论是在朝鲜、山东还是宁波,都有不小的市场,因此库页岛的海带捕捞业一直比较兴旺发达。

    就黑水港这边来说,虽然没有大泊县那边那么发达,但每年夏秋时节,漫长的海岸线边捕捞海带的人加起来怕不是有上千人。坐船前来收购的商人更是不在少数,以至于这项产业成了本地居民——准确地说,是一些老弱妇孺——的重要收入之一。

    廖建功在城内有一处私人住宅,那是一座漂亮的两层石质小楼,当年动用了数百名清军俘虏修建而成。他的住宅面积不算大,但非常气派,他喜欢漂亮的房屋、舒适的家居环境以及精美的菜肴。早几年的时候,想在黑水港这种苦寒之地达到上述条件似乎比较困难,但随着本地经济的发展以及黑水地区生产力的逐步提高,现在廖建功这里已经有了烧得一手好菜的私人厨师(一共四人,两人来自清江浦、两人来自广州)、有会创作诗歌小说和戏剧的文化人、有会画画的画家(曾经创作了一副军官鞭笞流放犯的画像……),这小日子确实过得相当不赖。

    不过这会刚刚下船,廖建功却无法回到家里休息,他还得代表本地的官员欢迎随船的一些本土技术员、工程师、熟练工匠(都是来培养人才的)、20名前来轮岗的兵团堡毕业学员,地点就定在县政府招待所内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