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六十六章 图穷匕见(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绪所左右,转而痛恨起了他们。而一旦让他们知道德维特兄弟在哪里的话,甚至都不用奥兰治亲王手下的人明着出面,都足够让这两位共和派的中坚人物喝一壶了。

    威廉·蒂奇勒接受了这个任务,况且他也没资格反对,因此这会他已经秘密从多德雷赫特来到了海牙,准备与雅各布·范德格雷夫等人一同前往阿姆斯特丹,然后分头秘密行事,位铲除共和派的中间人物、让奥兰治亲王能够更加顺利地掌权打好基础。

    就这样,范德格雷夫、蒂奇勒等人在6月30日跟随一个商队秘密返回了阿姆斯特丹,然后便分头潜伏了下去,等待下一步行动的指示。而这个时候,已经总揽联合省全国军务的威廉三世已正式下令按计划掘开部分海堤、打开一些闸门,在洪水防线一带形成了大片面积广阔的洪泛区。

    正在分兵进攻各处的法国陆军猝不及防之下损失不轻,人员、牲畜、战马被洪水卷走不知所踪的就不提了,单说这作战物资这一项,就损毁了绝大部分,其中很多都是从后方艰难转运而来的,如今基本都泡在了黄泥汤里。

    而失去这些关键的军资,基本也就意味着法国陆军失去了持续进攻的能力,因为这些物资占领区只能筹集到很少一部分,完全不能满足需求;而从后方转运更是不可能,因为如今乌得勒支、林堡-布拉班特、上艾瑟尔、海尔德兰、德伦特等省份大面积地泡在海水里,交通线处于完全瘫痪之中,别说运输物资了,就连交流通讯都很成问题,分散在各地的法军已经在事实上处于分割状态——被洪水这么一个他们无法击败的敌人切割、包围了。

    这个时候,如果荷兰人稍具军事素养的话,那么就应当从荷兰、泽兰、弗里斯兰、格罗宁根等遭受洪水灾害较小的省份,出动成建制的军队,涉水向正处于混乱之中的法国大军发动攻击,当能取得一定的战果,收复一些失地——而事实上荷兰人差不多也是这么做的,奥兰治家族到底是老牌军事贵族了,他们从上述各省抽调了一些据说还算堪战的队伍,另外也挑选了一些新到的瑞士、德意志和瓦隆雇佣军,分兵几路向法兰西大军发起了迅猛的攻势,一时间竟然也让其取得了不小的战果,解放了一些城镇。

    目前,据说法国大军基本已停止了攻势,所有人马转为就地防御的态势,并且因为敌人的攻势,他们不得不开始放弃一些小城镇,转而集中到大一些的城市中,准备做长期的坚守,毕竟路易十四告诉他们这里已经是法兰西的领土,不可放弃。

    新近抵达阿姆斯特丹的东岸陆军第一混成营差点也被派到前线去收复失地,不过德维特议长手快一步,将其整体调遣到了海牙,丝毫没鸟奥兰治亲王这个联合省陆海军总司令,这从某个侧面也反应了两人之间的斗争已经日趋白热化。但就现在的局势看来,奥兰治亲王已经占了很明显的上风,因为他成功遏制住了法兰西人的攻势,之前德维特议长让法国人退兵的办法却只是割让马斯特里赫特、赔款2400万盾等等,两人在对抗法兰西侵略者的事情上的表现可谓是截然相反,因此现在奥兰治亲王已经渐渐收获了巨大的声誉,德维特议长则颇有些名声扫地的感觉。

    1673年7月3日,三级议会正式废除了阻碍奥兰治亲王担任执政职位的《永久法令》,标志着奥兰治派针对共和派的又一次重大胜利。而也就是在这一天,东岸陆军第一混成营在营长蓝飞少校的带领下,低调入驻了海牙城内的另一处兵营,与隶属于奥兰治亲王的一个步兵团遥遥相望。

    东岸军队入城的那天遭到了海牙城居民们漫天的嘘声,因为很多人相信他们这支军队是来城里充当议长德维特的帮凶,阻止正义的市民们推翻腐朽无能的统治的,因此遭致了他们的怒目而视。蓝飞本人一开始对荷兰人的态度有些不解,觉得自己是来帮助他们的,为什么现在就成了一副全民公敌的感觉了呢?不过后来在找人了解了一下如今荷兰国内的舆情和政治形势后,他就有些释然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会放弃自己的职责,向荷兰暴民妥协,那是绝无可能的。毕竟他此番是受命保护德维特议长及一些共和派重要人物的安全,如果有谁想要破坏他们的任务的话,那么他不介意让那些人尝尝刺刀的味道,虽然这很有可能引起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一个星期后,7月9日,奥兰治亲王在荷兰省议会上被正式任命为最关键的荷兰省执政,这进一步打击了共和派的士气,同时让奥兰治派的人弹冠相庆,纷纷开始了抢班夺权。随后很快,这股风潮就传到了海牙,奥兰治派的议员们趾高气昂,共和派的议员则颇有些势弱之感,甚至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