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阵的掩护,用火枪射杀可能靠近的敌人步兵或骑兵,作为大阵的第一道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道掩护。
至于说杀伤敌人的活计,其实并不是靠他们这些火枪手来完成,那是炮兵连16门大小火炮的任务。以东岸火炮的优秀性能以及炮兵兄弟们较高的训练水平,收割敌人人头的效率还是挺高的,更何况他们压根不需要杀伤多少敌人,因为无论是清军还是东岸人自己的军队,实际上都不可能承受太高的伤亡率而不崩溃。只要他们正常打个十几二十轮炮击,对面这六千多清军估计就有些吃不住劲了,这个时候骑兵部队再冲上去威吓一番的话,指不定就能找到突破点切入进去了,那样敌人全军崩溃也就无法逆转了。
从以上就可以看出,新军第二师的战法,是标准的西班牙大方阵战法。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火炮的打击力量大大增强,同时火枪兵的比例较高、长矛手的比例较低罢了,本质上其实没有任何区别,是如今欧陆战场上的主流战法。
清军这些年也在系统地学习先进的战法和军事技术,这从他们引进了大量的西洋火枪、大炮,以及引进了大量西欧军事人才就能看得出来,他们学习先进的战争技术的愿望还是很迫切的。但清国毕竟是一个老大帝国,任何体制或技术方面的变革,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比如军事体制的改革。
早些年的时候,八旗贵族就非常反对这种改革,因为只要人的眼睛不瞎,放任这种军事改革下去,素来以骑射为主要考核标准的满蒙八旗子弟就要傻眼了,反倒是汉军绿营的势力要快速升起,这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只不过现实中的形势逼人,被东岸人痛打后满清朝廷再不情愿,也只能开始了一定程度的军事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办新军,即效仿西欧的军事体制,建立现代化的陆军,且规模暂定为一万人,兵员从满蒙汉八旗的旗人子弟中挑选,由来自荷兰、德意志和英国的军官充任教官。
从中可以看出,满清的这种军事体制改革仍然很不彻底,仍然保留了很多的旧军队残余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