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四十五章 风起云涌(二十)(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但至少他们在清国时吃得好吧。所以,综合来说,他们去了宁波后,生活水准会升很多,身体素质也会增强不少,同时也会学到一些规矩,日后移民去了本土,可都能过好日子了。”孙武少校说道:“其实我们是在帮他们,是对他们好,虽然这很可能违背了他们的意愿。但这重要吗,不重要吧,呵呵!”

    其实,一般说来这些人抵达宁波府后,会地编入很多单位,不单是集体农庄。如盐城需要很多劳动力,壮男壮妇干体力活,老人小孩干轻松一点的活计;建筑队也一样,壮劳力平整地区、搬运材料,老弱捡拾柴禾、烧水做饭、打扫卫生,总之不会让你闲着,而是都有活干。

    甚至于,近几年南方开拓队方面求得本土特批,一些本土已经降低保密等级的技术型企业也来这边开设了。如由开拓队政府和台湾银行合资设立的玻璃厂,如建筑材料厂,如缫丝厂等等,也是需要很多纯粹干体力活的人的,这些人正好补充进去,干个几年学到规矩和纪律后,再运回本土拓荒,一举两得。

    当然了,综合说起来,分布在慈溪两岸和鄞县远郊的那大片大片的国营农场,仍然是吸收劳动力的最大户。这些人在这里集体劳作,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红薯等农作物,充作军需。有时他们也会生产大量蔬菜、瓜果,养一些牲畜,产出除供应自身消耗外,基本也是送到定海港给海军或移民运输船只的水手们补充的。

    这几年来,随着移民来源的日渐枯竭仅仅靠宁波和登莱两地自发移民的话,数量还远远不够,且这两地还有不少跑去黑水拓荒的呢,尤其是地少人多的宁波这些盐场、建筑队、果园、农场、砖窑场和工厂的劳动力也日益减少,到后面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生产的运行。没奈何之下,这些单位想在宁波本地雇佣劳动力,不过却也遇到了政策的障碍(因为南方开拓队想让这些人在本地找不到工作,逼迫他们出海移民),因此开工颇有些不足,收入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这番儒尼奥少校率领第七混成营和新军第五师数千官兵,在松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